
【點新聞報道】今年以來,市場資金流入顯著。截至8月5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已達到2萬億,這是自2015年7月1日A股突破5000點以來首次突破這一關口。同時,A股市場交投活躍,單日融資買入額達1635.6億元,自7月17日以來,已經連續14個交易日突破1500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從資金流向來看,製造業、金融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位列前三,成為吸金主力。儘管兩融餘額突破2萬億,但佔流通市值的比例僅為2.3%,遠低於2015年時約4%的水平,顯示出當前市場的槓桿率並不高,流通市值體量正在增加。
與此同時,港股也迎來了大量資金流入。除了外資積極布局港股外,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達8200億港元,超過了去年全年金額,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配置需求激增,南向資金已連續25個月淨買入港股。隨着內地利率進入下行周期,資產配置的重心從增長轉向回報,紅利資產受到高度關注。
港股整體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上市公司派息意願持續增強。在政策支持資本市場長期資金入市的背景下,港股的紅利資產備受關注。此外,港股中的科技互聯網公司是A股所沒有的,恒生科技指數表現出色。
楊德龍指出,今年A股和港股均走出了一輪慢牛長牛行情,對於後市,他呼籲大家保持信心和耐心,抓住這一輪牛市機會,真正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人形機器人板塊迎來布局良機
楊德龍表示,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板塊表現不俗,尤其在第一季度幾乎獨佔鰲頭。然而,進入第二季度後,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調整,投資者對人形機器人何時實現商業化以及何時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產生了疑慮。
楊德龍指出,人們往往高估了新興行業短期的表現,卻低估了其長期潛力。今年第一季度對人形機器人的短期表現進行了高預期,但技術進步不可能迅速實現商業化,因此在第二季度市場出現了失望情緒。特別是在看到機器人在北京半馬比賽中的笨拙表現,以及足球比賽中需要遙控器控制,甚至有機器人用頭撞足球破門的滑稽場景後,市場反應不佳。
不過,經過調整後,市場應意識到低估了新技術的長期發展潛力。根據GGII的預測,內地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近380億元,從2024年到203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超過61%。銷量將從0.4萬台增長至27.12萬台。
隨着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即將召開,相關板塊的關注度將提升。此外,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上市也將引發投資者的關注。楊德龍認為,下半年該板塊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機會,經歷了二季度的調整,現在是良好的布局時機。
近期,多隻人形機器人板塊個股出現漲停,啟動跡象明顯。投資者可以通過布局人形機器人細分行業的龍頭股或投資主題基金,抓住這一機會。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倪巍晨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