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點 ESG|青少年以ESG視角研討香港破紀錄「黑雨」 拆解城市應對挑戰

【點新聞報道】8月5日,香港天文台再次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這已是2025年以來的第四次黑雨,打破了有記錄以來的年度黑雨次數紀錄。極端天氣頻發,不僅對城市基礎設施、居民生活和經濟活動造成了直接衝擊,更為全球城市敲響了警鐘:在氣候變化加劇的當下,如何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深度融入城市發展戰略,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全球性議題。

2025(首屆)國際青少年ESG大賽頒獎典禮之後,來自內地的參賽學生們親歷此次黑雨,他們迅速將理論聯繫實際,以ESG框架為分析工具,聚焦香港黑雨應對經驗,圍繞極端天氣下的環境責任、社會協作與治理優化展開了深入的專題研討。

極端天氣下的ESG深度研討

研討採用ESG三大維度作為分析框架。學生們分組深入探討:E組聚焦「黑雨是什麼」(What),分析極端天氣的形成機制與科學定義,強調氣候變化對全球環境的深遠影響。S組着眼於「香港如何應對」(How),系統梳理香港政府、公共服務機構及私營企業在應對惡劣天氣方面的成熟應急機制與協作經驗,特別關注預警發布、應急響應、災後恢復等關鍵環節的具體措施。

研討採用ESG三大維度作為分析框架,學生們分組深入探討。
E組聚焦「黑雨是什麼」(What),分析極端天氣的形成機制與科學定義,強調氣候變化對全球環境的深遠影響。

黑雨侵襲下的治理智慧與前瞻思考

G組的研討中,以「可從香港經驗中學到什麼」(What to learn)為主題,深入剖析黑雨對城市治理(Governance)的啟示。G組同學深入探討香港特區政府對此次高強度暴雨的迅速響應和有效處置能力。他們引用香港勞工處《惡劣天氣及極端情況下工作守則》為例,指出其明確規定了黑雨期間保障僱員安全的具體措施,如避免要求上班、暫停戶外工作等,體現了治理中對勞工權益的重視。此外,G組還列舉了實效案例:黑雨後數小時內,在強力排水機器人協助下清理完畢水浸個案並恢復道路;港鐵提前預判關閉部分出入口進行防護,有效避免了大面積交通癱瘓,展現了高效的應急管理和基礎設施韌性。

G組的研討中,以「可從香港經驗中學到什麼」(What to learn)為主題,深入剖析黑雨對城市治理(Governance)的啟示。

同時,G組提出了更深層次的治理思考。同學們提出,企業和政府需提升氣候環境風險評估能力,制定更完善的應急預案,減少極端天氣對設備和原材料的污染風險。企業應切實保障員工權益,在惡劣天氣下落實帶薪停工等制度。更重要的是,需將極端天氣事件納入企業可持續發展(ESG)戰略考量。他們特別指出,加強城市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韌性建設,實現從災害發生後的被動響應向事前主動防禦轉變,是降低極端天氣影響概率的根本之道,也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以ESG理念共築城市韌性

此次親身經歷香港黑雨,使此次的參賽同學們直面氣候風險的現實性與緊迫性。通過基於ESG框架的深度研討,新一代青年不僅展現了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議題的深刻理解與責任擔當,更為城市應對未來挑戰提供了寶貴視角。他們的思考清晰地指向:構建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城市未來,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通力合作。以ESG理念為指引,將環境責任(E)、社會責任(S)與卓越治理(G)深度融入城市規劃、風險管理和應急響應體系,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守護城市安全的必由之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易點 ESG|青少年以ESG視角研討香港破紀錄「黑雨」 拆解城市應對挑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