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天氣反覆降雨多 更須提防蚊蟲滋生

文/興銀

本港近日天氣反覆,不時有大雨和暴雨警號信號。相信市民亦注意到,從8月2日到4日,一連三日每天早上起床時都會懸掛黃雨警告信號,8月2日當天還懸掛了黑雨警告信號,這是今年以來第二個黑雨警告,距離7月29日今年首個黑雨警告只過了4天。一周內兩次黑雨,凸顯近期本港天氣反覆。

本港連日落雨,原因何在?天文台解畫指,颱風「竹節草」為華東帶來大雨,而受到由其延伸的廣闊低壓槽影響,7月29日本港出現今年首場黑雨。颱風「竹節草」剛走,活躍西南季候風又在周末期間影響華南沿岸,大氣低層的西南急流輸送源源不絕的水汽,因此,周末至本周初廣東沿岸有大驟雨及狂風雷暴,本港連日落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適逢七八月份,連日落雨本來不足為奇,不過最近,基孔肯雅熱的話題在互聯網上引起熱議,加上本港出現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令部分市民擔心降雨頻繁,容易滋生蚊蟲,可能帶來基孔肯雅熱在社區傳播。

引起社會熱議的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主要透過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目前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並不會人傳人。基孔肯雅熱患者常突然發燒,伴隨頭痛、疲倦、肌肉痛,類似感冒,但最重要是關節痛。由基孔肯雅熱引起的關節痛通常持續一至兩周,多數會逐漸好轉,但部分患者(尤其是長者或有慢性病者)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長遠增加醫療系統負擔。

防止蚊子滋生及被蚊叮咬是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做到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因此,為了預防基孔肯雅熱,政府部門亦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對各區蚊患風險較高的地點採取具針對性和持久性的防蚊滅蚊行動。政府部門平日大約隔5至7日進行一次滅蚊工作,不過近日天氣反覆,不時落大雨,蚊油可能會被雨水沖走,恐影響滅蚊成效。因此,如何針對性採取防蚊滅蚊行動就至關重要了。

因應廣東佛山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為加強防控,佛山市推出了一系列「硬核」防蚊措施——投放5200條「滅蚊魚」入水中,這些小魚每條每天可捕食數百隻蚊子幼蟲;在下水道裝「紗窗」(防蚊膜),防止蚊子「越獄」滋生;減少蚊蟲更有效的招數還有「以蚊治蚊」,當局每周釋放30至50萬隻絕育雄蚊,讓雌蚊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實現「斷子絕孫」。佛山防蚊滅蚊的這些「硬核」招數,亦值得香港參考借鑒。

沒有積水就沒有蚊蟲孳生,沒有蚊蟲就沒有基孔肯雅熱傳播。因此,市民做好個人和家庭防蚊措施亦至關重要。一方面,市民要增強防控意識,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清除雜物,從源頭上消除蚊蟲孳生環境;加強個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若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疼痛等明顯症狀,請及時就診,並主動告知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除了市民外,物業管理公司亦要經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並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近日本港天氣不穩定,降雨較多,容易滋生蚊蟲,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更要主動行動,清積水、滅成蚊;市民個人也要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相信仍有高風險出現輸入個案,從受蚊傳疾病影響地區回港的市民,應在14日內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並密切監察自身健康狀況,留意有否發燒、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以實際行動降低基孔肯雅熱在社區傳播的風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天氣反覆降雨多 更須提防蚊蟲滋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