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全運綻放迎百日 粵港澳準備好了!

(左起)深圳市市長覃偉中、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程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廣州市市長孫志洋,8月2日在深圳主持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

8月2日晚,在深圳舉行的「灣區同心 全運同行」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上,名為「綻放」的火炬正式亮相。正如其核心設計理念所闡述的——交流融合與共同繁榮,這將是全運會歷史上的嶄新一頁——粵港澳三地攜手舉辦這場體育盛會;這將是全民同享的體育盛宴——「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貫穿始終;這將是灣區融合的璀璨舞台——「一國兩制」在體育領域迎來生動實踐。

「我們,準備好了!」運動員、志願者和工作人員鄭重宣誓。粵港澳,準備好了!

啟動儀式上,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執行主任、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介紹,目前廣東賽區場館改造升級已全面完工,無障礙建設全部達標,會徽、獎牌、吉祥物、競賽總日程已正式發布,首批賽事也順利進行。王偉中指出,本次賽事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對於展現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就,彰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左二起)李家超、岑浩輝、王偉中和高志丹在深圳參觀十五運會相關展覽。

李家超同日港深倒數:彰顯灣區便捷相連

「香港準備好了!」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執行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擲地有聲。當天下午,李家超剛剛參加完香港的百日倒計時活動(詳刊A2),短短時間內,他便能在深圳參加倒計時100天活動。「這正好彰顯了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便捷相連,有了大灣區各方力量,我們有信心為全國人民呈現一場精彩的體育盛事!」李家超表示,本屆盛會展現粵港澳大灣區水乳交融、同根同心的團結力量,更彰顯國家對大灣區協同發展的堅定信心。香港特區政府衷心感謝國家的信任和支持,對承辦賽事深感榮幸。香港會全力深化與大灣區各城市的交流合作,為共建一流灣區、為共建國家體育強國貢獻香港力量。

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執行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則在致辭中指出,澳門將以「簡約、安全、精彩」為目標,向世界呈現澳門開放、活力、包容的特殊形象,「讓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在這裏突破極限,實現自我。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感受到澳門的熱情與溫度!」

籌備工作進決戰階段 打造品牌亮點環節

十五運會組委會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表示,十五運會籌備工作進入決戰階段,組委會和各方面要做好各項工作、密切協同配合,盯住重要節點,精心策劃、匠心打造火炬傳遞、跨境賽事等品牌亮點環節,把嶺南特點、粵港澳特色、三地互動與體育文化有機融合。

殘特奧會組委會主任、中國殘聯主席程凱致辭表示,目前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協同推進中。各個場館設施經過精心改造,已全部達到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科技助殘場景處處可見,殘疾人運動員和觀眾暢通無阻,對1,600名殘疾運動員也進行精準分級,提供隨時響應、立即服務的數據服務。

頒獎禮服音樂殘特奧會獎牌集中發布

啟動儀式上,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頒獎禮服、頒獎音樂、殘特奧會獎牌「同心暖」等集中發布。其中最受關注的火炬「綻放」,外觀與會徽「同心禮花」一脈相承,通過將平面會徽縱向拉伸,並做一定的旋轉扭變,呈「火樹銀花」綻放狀。俯瞰頂端焰口為波浪狀會徽造型,彰顯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改革創新的精神,以及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底蘊;橫看火炬以流線型金屬為骨,在光影流轉中呈現「禮花綻放」的動態美感;底部為牡丹紋印,不僅蘊含在祖國的關懷引領下,粵港澳三地「人心相通、團結奮進」的美好期許,也呼應了運動員在賽場上突破極限、勇攀高峰的昂揚姿態,象徵着新時代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萬千氣象,凝聚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進新征程的磅礡力量。

黑科技拉滿 火炬風吹不熄雨澆不滅

活動正式發布火炬「綻放」。(新華社)

一朵火紅的牡丹花裝置緩緩上台,金黃的花蕊中顯現出此次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火炬「綻放」。其以高強度3D打印不銹鋼和耐溫鋁合金為材料,整體呈金色,高760毫米,焰口部位最大尺寸125毫米、把手部位最小直徑52毫米,淨重1.6千克。

採用全預混微焰燃燒技術

設計團隊根據人體工學和嶺南氣候特點對火炬進行了針對性優化的設計。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設計團隊主要負責人、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工業設計總監何也介紹,火炬重1.6千克,整體高度為760毫米,把手部位最小直徑為52毫米,並通過調整氣瓶的位置作配重調整,保證就算是個子瘦小的火炬手也能有一個非常好的握持感,和在奔跑傳遞過程中實現很好的穩定性。

針對特殊天氣狀況,設計團隊採用了全預混微焰燃燒技術,使火炬能夠在20米每秒的風速下實現火焰不熄滅,火焰高度還能保持在25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在太陽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火焰仍然保持明亮飽滿;還在開發階段做了大量的淋雨實驗,模擬火炬傳遞過程中突然下暴雨的情形,保證火炬的火焰不會被雨淋熄滅。

頒獎禮服牡丹融入馬面裙

伴隨着逐漸激昂的音樂,四名穿着粉白漸變連衣裙的女孩款款登場。該服裝以馬面裙為靈感,兼具旗袍的雅致與馬面裙的莊重,不僅傳承古韻,也彰顯時尚,展現運動之美。

模特展示頒獎禮儀服裝。(新華社)

記者看到,這套頒獎禮儀服裝十分協調地融入了灣區特色與體育精神。簡潔大方的裙襬上,牡丹一枝獨秀於其上,「這枝向上延伸的牡丹代表了積極的面貌,也象徵着運動員更高、更快、更強的運動精神。」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頒獎禮服設計團隊主創負責人、生活在左品牌創始人林棲介紹,設計結合了三藍繡工藝,象徵大灣區三地和諧繁榮、開放包容、生態文明的特色。

此外,其對傳統文化的展現也讓人驚嘆。「粵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代表着中華文化的瑰寶和精湛技藝,傳達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林棲表示,牡丹作為中國的國花,既有傳統東方神韻,又融入現代審美,牡丹盛開的姿態象徵着國家的繁榮昌盛和開放包容的大國胸懷。「我們選用如朝霞般的粉色,不僅代表朝氣、年輕,還可以很好地與牡丹搭配,也是我們對非遺文化一種自信的體現。」

主題口號

十五運會:「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

殘特奧會:「追夢大灣區,出彩人生路」

創新演繹《彩雲追月》 融入尖沙咀鐘樓鐘聲

演員在活動現場表演。(新華社)

作為賽事文化的重要載體,頒獎音樂不僅是表達對獲獎運動員敬意的核心形式,更需承載賽事特色與時代精神。十五運會賽事頒獎音樂創作工作於2025年4月初正式啟動,由廣州體育學院音樂教師團隊主導,以嶺南經典名曲《彩雲追月》為文化錨點與音樂元素,通過現代大交響化、電子化與場景化融合的手法演繹,還創新融入粵港澳三地標誌性鐘聲,將傳統「祈福」文化轉化為對運動員的現代祝福。

嶺南經典旋律構建「聽覺名片」

作為廣東音樂的代表作品,《彩雲追月》誕生與流傳均根植於嶺南文化土壤,以「清新明快、兼容並蓄」的特質聞名,其輕快流暢的旋律與圓滿諧和的意境,既能彰顯嶺南文化底蘊,又具備廣泛的國際認知度。創作團隊負責人表示,選用該曲旨在通過音樂符號傳遞賽場激情,讓觀眾一聽旋律便聯想到賽事盛況,形成獨特的「全運記憶」。

據了解,為契合頒獎流程,音樂分為提示、入場、頒獎、退場四個部分,形成「起承轉合」的完整敘事。其中,提示音樂以輕快旋律「舉重若輕」,引導觀眾進入儀式狀態;入場音樂通過漸強節奏「積攢能量」,烘托運動員登場氣勢;頒獎音樂以高潮段落「石破天驚」,激發自豪感;退場音樂則用悠長餘韻傳遞歡愉與不捨,暗含「重新啟程」的深意。「全曲以『雲月』母題貫穿始終,哪怕觀眾沒意識到旋律關聯,潛意識裏也能感受情緒邏輯的完整閉環。」

有意思的是,頒獎音樂也創新融入粵港澳三地標誌性鐘聲,將傳統「祈福」文化轉化為對運動員的現代祝福。

當中,尖沙咀鐘樓與廣州大鐘樓(粵海關舊址,1916年建成)的鐘聲被特別採集。尖沙咀鐘樓作為連接內地與香港的百年地標,不僅見證香港的歷史變遷,更見證無數遊子歸鄉之路。2021年12月,為紀念鐘樓100周年華誕,尖沙咀鐘樓在沉寂了71年後再次響起。有香港市民回憶其鐘聲「是回家的起點,也是祝福的象徵」。此次三地鐘聲在樂章中交融,寓意粵港澳同心為運動員敲響祝福之鐘。

火炬「綻放」

高760mm

淨重1.6kg

焰口最大尺寸125mm

把手最小直徑52mm

俯瞰頂端焰口為會徽「禮花綻放」,橫看為一束正在綻放的禮花。
底部為牡丹紋印,寓意在祖國的托舉之下,大灣區團結一心,同心綻放,走向繁榮。

大會收藏夾

十五運會獎牌

十五運會獎牌背面

獎牌取名「同心躍」,獎牌外環刻有66道紋路,代表從1959年至今全運會走過的66年歷史。掛環加入「同心結」設計,該靈感取自連接粵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橋。

競體項目獎牌會徽面採用「三花映牡丹」概念,延續十五運會會徽中三地禮花的設計語言,代表廣東、香港及澳門三地的木棉、洋紫荊、蓮花花瓣交疊旋轉形成同心禮花,下方的國花牡丹象徵祖國,生動詮釋了粵港澳大灣區在祖國的堅實依託下蓬勃發展,綻放於世界舞台,呈現出「三花映牡丹,盛世綻芳華」的美好景象,獎牌吉祥物面設計均以十五運會吉祥物為主體。

殘特奧會獎牌

殘特奧會獎牌背面

獎牌取名「同心暖」,「同心」展示社會文明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象徵全社會同心同德、攜手並肩。「暖」傳遞社會對殘疾人的人文關懷。

獎牌頂端的掛鈎採用了嶺南特色「鑊耳屋」造型,蘊含着「拔得頭籌」「建功立業」的美好寓意。獎牌正面精心鐫刻了連綿海浪紋,象徵大海的廣闊與包容。獎牌設計融合傳統與現代,一邊是承載歷史的嶺南鑊耳屋,一邊是象徵活力灣區的澎湃海浪,如同港珠澳大橋與嶺南建築跨越時空對話。

獎牌背面的中華白海豚浮雕,背景為港珠澳大橋。浮雕下方創新性地應用了盲文,第一行為「殘特奧會」,第二行分別為「金牌」「銀牌」「銅牌」。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胡永愛、李薇 深圳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十五運|全運綻放迎百日 粵港澳準備好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