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今日(8月1日)正式履新。她於今早在醫管局大樓會見傳媒時表示,上任後的首要工作將是增進與員工及患者的溝通,深入了解前線需求,以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同時,她亦考慮延長普通科門診的夜間開放時間。

李夏茵表示,過去30幾年來,醫管局在香港醫療架構中努力擔任重要角色,主要工作包括提供公營醫療服務,結合臨床數據、採納新科技,亦致力於培養下一代醫生。隨着社會發展,市民對健康及生活質素都有較高要求,加之人口老齡化、慢性病日益增加,醫管局沿用過去的方法提供服務,難免在等候時間或醫療事故出現時顯出疲態。李夏茵希望上任後能用「溫度」去化解這種疲態,因醫療服務始終是「人對人」的行業,期待這種「溫度」能帶來尊重、互信和關愛給大家。

李夏茵指,醫院服務的設計方面尤其重要,醫管局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進行調整,如檢視患者來專科門診是否要多次排隊等候,包括排隊就診、排隊拿藥等,爭取能讓就醫流程更順暢,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提速提效;亦希望和患者有更多聯絡,因患者始終是最了解醫療服務需要何種優化的一方。
至於市民十分關心的普通科門診會否24小時開放,李夏茵回應稱,過往經驗顯示,普通科門診在深夜的效力不是很大,但稍微延長一般診症服務的工作時間,讓病人無需在夜裏衝去急診,絕對是一個研究方向,未來會繼續探討。而近日廣東省基孔肯雅熱報告病例數呈上升趨勢亦受大量關注,李夏茵表示,醫管局有一套對此類疾病的防控政策,亦已同衞生署合作,如疫情爆發會即刻啟動應對程序。

員工方面,李夏茵認為「對員工好,員工就會對病人好」,她說,上任後,會多和前線同事及患者接觸、溝通,在未來設計服務模式及政策時,亦希望多多採納前線同事意見,因他們在工作中留意到的微小細節,或都可令整個流程更順暢。她回憶自己在政府工作時,察覺到員工未必很理解一些政策,因此與員工溝通是一步必須要做的事,冀員工多提意見,只要有理有據都可公開、理性地討論。
培育醫護人員方面,李夏茵表示,除培訓外,希望有更多機會給同事與外界交流,香港有「內聯外通」的優勢,醫管局有條件做到這一點。地區方面,李夏茵指社區永遠是醫管局最堅實的夥伴,希望未來管理團隊和醫院聯網同事可多和社區溝通、了解社區需求,令服務更能滿足市民要求。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早前形容李夏茵「強勢回歸」醫管局,對此李夏茵認為,「強勢回歸」是局長的祝福,也是政府對醫管局的期望,希望未來能透過改革令服務更到位。她強調,隨着時代發展,有很多新方法和新模式出現,希望未來在工作中能集思廣益,採用新興科技令整個服務流程更順暢,最重要是讓市民就醫不要等太久,提高幸福感。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