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世界青年和平大會」港澳青年代表團一行今日(7月30日)在陽光明媚的上午來到北京頤和園,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傑出代表,頤和園以其精美的建築、秀麗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這群年輕人的目光。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青年大使、沙田區議員鄧肇峰表示,今日參觀頤和園,深刻體會其藝術輝煌與歷史悲劇的交織。這座皇家園林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典範,其山水布局巧奪天工,處處體現天人合一的智慧。然而,這份美麗卻建立在沉痛代價之上。當年主政者為一己之私,不惜挪用本應用於添購艦炮的巨額軍費,大興土木,營建這座極盡奢華的離宮。史載其一宴便耗餚百餘道,這種靡費與前線國防的空虛形成刺眼對比,深刻揭示了內部治理的腐敗,是和平最大的蛀蟲。

鄧肇峰稱,和平從非空中樓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銘記「忘戰必危」的古訓,真正的和平,不僅需要善良的願景,更需要清明的治理與與時俱進的科技實力作為堅實後盾,以有效力量遏止侵略。這或許是頤和園這座美麗的園林,留給後人最深刻、最現實的和平啟示。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青年大使陳韋堯表示,很開心在北京燦爛的陽光下參觀頤和園,一步一步感受歷史與自然,沿着昆明湖漫步,被湖面波光粼粼的優美景致深深吸引,昆明湖湖水清澈,與遠處的萬壽山相映成趣。他呼籲各位港青多多欣賞美麗宏偉的國家,應用好「一國兩制」優勢走出去說好中國故事。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青年委員吳浩然表示,今日漫步於頤和園,這座凝聚中華智慧的園林瑰寶令其深深震撼。作為香港學生,觸摸着精雕細琢的漢白玉欄桿,他真切地體會到課本裏「燦爛文明」四字的份量,此刻正具象在眼前的一磚一瓦中,「作為新時代香港青年,我更加懂得守護好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基因,傳承其中堅韌不拔的精神,正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歷史最好的回應。」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青年委員何俊螢表示,進入頤和園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粼的昆明湖,萬壽山上巍然矗立的佛香閣隨即一目了然。這座曾經的皇家園林,如今成了百姓的遊樂場,深深感受到歷史的沉重與當下的輕快,在這裏奇妙地交融。


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秘書長張天夫表示,參觀頤和園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沉思。這座壯觀的皇家園林,既顯示乾隆移山縮水的雄心壯志,卻又有光緒皇帝推動改革失敗的無奈。從開始的清漪園到最後的頤和園,從大興土木興建,到被外國聯軍兩次摧毀重建,這座園子無時無刻都在訴說着一個國家從強盛到衰敗的故事。這個長達百年的故事告訴現代青年,我們要銳意進取,既傳承古老文明,又緊緊抓住時代脈搏,學習國際先進技術理念,並持續進行自我創新。

此次頤和園之行,不僅讓港澳青年代表團領略了中國古典園林的魅力,也加深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熱愛,同時回思過往沉痛的歷史,銘記和平的難能可貴。
(點新聞記者蘇雨潤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