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特區政府今日(30日)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報告向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投資者詳細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和優勢,全方位說明香港開放、安全、穩定、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本屆政府在招商引資、吸納人才方面,成績亮麗。報告提到,截至2025年6月,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近50萬宗申請,當中近33萬宗獲批,近22萬人已經到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早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見記者時亦談及本港人才服務及吸納人才相關措施。

陳國基見媒體時表示,政府2022年年底推出多項搶人才措施,反應非常熱烈,成功吸引不同界別的全球精英來港發展。截至上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合共接獲近50萬宗申請,當中約33萬宗已獲批准,近22萬人才攜同家人抵港,數目遠超3年合共引入10.5萬名人才的目標。
他續指,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已通過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設立主動邀請頂尖和領軍人才來港的突破性安排,針對國家及香港各方面所需,積極游說目標頂尖人才來港發展。過程中,政府會為獲邀人士提供各項具吸引力的個人化便利安排。
他又提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即將投入營運,政府會把握契機,積極引入重點創科企業在園區設立或擴展業務,並藉助各項推動構建完整創科產業生態鏈的措施,形成人才和產業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當局也正全面檢討便利海外科技人才來港進行研發工作的計劃,包括研究進一步簡化申請程序、適度優化簽證條件、工作限制等。他說,會通盤考慮議員和業界的建議,確保能夠更積極有效促進香港的科技公司招聘非本地科技人才。
陳國基補充,2025至2028的三年期內,各教資會資助大學會新增27項與STEAM和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八大中心」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包括人工智能、創意產業、數據科學等。政府也會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本地專上院校和中外知名院校以靈活創新的模式,開拓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項目。當局計劃明年上半年或之前盡快公布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進一步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