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在特朗普主政美國的時代,沒有盟友,也沒有朋友,只有欺壓對象以及生意夥伴,自他揭起關稅戰以來,更是激怒全球,最近他外訪時甚至有歐洲媒體稱之為「重犯來了」。在當地時間27日,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蘇格蘭會晤,並宣布美歐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馮德萊恩稱這是歐盟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不過,有歐洲大使就表示,協議無法掩蓋歐盟被特朗普的碾壓式策略擊垮的事實,「特朗普精準測算出了我們的痛苦閾值。」
為何有歐洲大使如此形容歐洲被特朗普壓榨?撇除歐美協議尚有不少有待釐清之處,大多數歐盟輸美商品將被徵收15%關稅,美國商品出口至歐盟則將享受零關稅;另外,特朗普亦聲稱歐盟承諾會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在美追加投資6000億美元,並且將會大量採購美國的軍事裝備。筆者假設能源商品、在美投資以及軍備的總價為大約2萬億美元,折合港元就是超過15萬億元的天價。
任憑馮德萊恩怎說,美國與歐盟始終都像是搶劫與被劫人士,難怪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對美歐貿易協議表示強烈不滿,批評其遠未達成平衡,不符合歐洲的根本利益;法國總理貝魯更直言,27日對歐盟而言是「黑暗的一天」,本應團結一致捍衛共同利益的歐盟決定向美國屈服。
回看過去一段時間,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幾乎都是「被劫一方」,例如在較早時間與美國達成協議的英國,就要購買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進一步向美國農產品等開放市場;越南輸美商品將被徵收20%關稅,美國商品出口至越南零關稅;曾經強硬過一段日子的日本,在與美國達成協議時,日本輸美商品面臨15%關稅,要在汽車、大米等領域向美國大幅開放市場,並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從以上例子可見,不同國家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被壓榨的資源只有程度之別,大如歐盟、日本被收割以千億甚至萬億美元計的商品或投資;小如越南、印尼等,則至少要讓美國進口貨品零關稅,世上唯一例外,能夠與美國抗衡的,暫時看來就只有中國。退一步說,如果中國對美國讓步,只怕特朗普會予取予攜,至少敲詐中國以千億元計的資源。
筆者也理解不同國家的處境,但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乃是結構性且難以解決的,再過一段日子,如一年、兩年後,特朗普又發現解決不了國內財赤以及對外貿易逆差問題,肯定又會對不同國家動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與其不斷被美國收割,其實當全世界一同向美國說不,美國不可能敵過全球,而且就如一些嘲諷,特朗普這人,還是會進行「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總是臨陣退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