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興銀
荃灣悅來酒店昨日(27日)凌晨發生倫常慘劇。一名37歲男子從酒店房間墮樓身亡,其妻及其兩兒子身中多刀死亡,案件列謀殺及自殺案。其妻及其兩兒子的頸部、胸口、背部及手臂有多處刀傷,現場無打鬥或被搜掠痕跡,警方發現一把染血的廚房刀,死者一家前晚從外返回房間後便無外出或者有其他人進入房間,涉案家庭無家暴紀錄。
警方調查發現,在現場無發現遺書、藥物或酒,男死者無財政壓力,其曾在案發前在社交媒體透露有情緒病,擔心照顧不了家人,不堪壓力想輕生;警方將循死者背景及背後動機等方向調查,並透過科學鑒證及法醫詳細檢驗,還原案件發生過程。
男死者疑深受情緒病折磨,網傳紀男於昨日凌晨在社交平台留下「絕筆」,稱「對唔住老婆同兩個仔仔」,「情緒病真係好可怕,我慢慢俾佢吞噬咗」。他又擔心之後「照顧唔到佢三個,唯有帶埋佢哋三個離開人間」,並留下妻兒所在酒店的房間號。他又訴說對唔住家人,最後說「各位朋友,我令大家失望,對唔住」並落款「紀xx絕筆」。
案發當日,本港亦發生多宗疑因情緒病引致的命案。7月27日清晨6時許,一名69歲英國籍老婦倒臥於掃管笏愛琴海岸一大廈對開,警員懷疑她從高處墮下,現場沒有檢獲遺書,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據了解,事主有情緒病紀錄。當日下午近1時半,青衣路一間酒店房間內,一名女住客倒臥床上,頭部被膠袋包裹,身旁有一罐氦氣,當場宣告不治。7月26日,深水埗大南街275號一單位房間內,一名49歲男子家中燒炭,當場不治,警方正調查事件原因及死因。
事件再次引發公眾對情緒病的關注。警察臨床心理學家馮浩堅表示,荃灣酒店案中死者可能受情緒病困擾。他呼籲要正視情緒病問題,例如抑鬱症,不是靠行山、食飯等一般消遣活動可以處理的。事實上,情緒病可無聲無息影響病人的行為及思考能力,令他們對生命感到無助,甚至是絕望。情緒病是嚴重疾病,涉及生理和心理等複雜因素而組成,不能單憑個人意志輕易克服或解決。
需要強調的是,情緒病是可以醫治的,如果得到適當治療,是可以完全康復的。市民如發現自身或身邊人持續受到情緒困擾,變得情緒低落,無故失眠和失去動力,甚至有自殺的念頭,在困擾時覺得事情無法解決,應盡早找人傾訴,還可以尋找社工、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等專業人士協助。
不可否認的是,港人的精神健康狀況需要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一項2022年的報告指出,港人於同年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為47.64分,低於普遍學術研究認為的52分及格水平。香港心理衞生會在2024年的報告指出,有52%的香港人有輕微到嚴重程度的抑鬱症狀;年齡18至24歲及男性組群,抑鬱指數較高。調查發現,有近兩成半的受訪者出現重度失眠的情況,而抑鬱、焦慮與睡眠困擾的關連性強。
產生情緒病的因素有很多,職場壓力大也是其中一個方面。香港職場壓力大、工時長、競爭激烈,都可能導致情緒長期處於繃緊狀態,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焦慮等。2022年由平機會等多個復康及公營機構共同進行的「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的在職受訪者認為工作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大負面或頗大負面的影響,出現職業倦怠的跡象。
工時長、壓力大的問題在本港普遍存在,而過勞可能誘發各種疾病,甚至死亡。最新數據顯示,全港僱員每周工作時數中位數,在2024年5月至6月為43.4小時,較前一年同期升0.2小時。男性僱員的每周工作時數中位數達到了44.3小時。工聯會早前公布打工仔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半受訪者出現過勞症狀,其中超過兩成人出現5項以上症狀,包括長時間感覺疲憊,記憶、專注力下降、失眠、情緒低落等。
面對打工仔出現職業倦怠甚至是精神健康問題,一方面僱主要營造多元彈性、良好的工作環境,平衝員工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另一方面,打工仔的親友也要及時留意身邊的人有無情緒病徵狀。若留意到身邊的人有情緒病徵狀,可主動關心和聆聽,給予對方支持,不要輕視或批評他們的感受,以及陪同他們尋求專業協助及求醫,不要讓他們感到孤單,避免對方自我封閉;若發現其有自殺風險,應立即尋求緊急協助。
市民個人更要注意,出現情緒病困擾時切勿試圖自己承擔,應盡早尋求協助,一方面主動尋求親友和專業人士的協助;另一方面,家人親友也要主動關心和聆聽他們的傾訴,避免其封閉自己。正所謂,無論患病與否,精神健康是所有人都應重視的!
遇到情緒困擾 這些熱線幫到你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生命熱線: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18288
·社會福利署:2343 2255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18281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利民會:3512 2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