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 下月起擴至所有聯網醫院

醫管局計劃下月起,在所有聯網增設高流量白內障手術節數,期望可將平均輪候時間縮短。(新華社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醫管局去年11月在大埔那打素醫院試行「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通過優化流程、擴充專屬手術時段及精準篩選病人,手術量提升六成。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表示,白內障是常見眼疾,隨着人口老化,手術需求將持續上升。醫管局計劃下月起,在所有聯網增設高流量白內障手術節數,期望可將平均輪候時間縮短。

大埔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行政總監冼藝泉解釋,在新模式下,病人會在家中先滴眼藥水、護士協助做術前準備。另外,院方會安排兩隊醫護人員,就如一級方程式賽車換車胎的模式,一組人為病人進行手術的同時,另一組醫護已同時作好準備,當第一組完成手術,另一組可隨即帶另一名病人入手術室,輸入手術記錄則由另一受訓文職人員負責,整個過程會加快很多。

需要留意的是,高流量白內障服務模式下會篩選合適病人,要求包括85歲以下、無其他複雜疾病、術後無需住院、活動自如、能配合醫療指示且輪候手術超過2年。醫管局預計,正在輪候接受白內障手術的6萬多宗個案中,有兩至三成適合接受高流量手術服務。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醫管局:高流量白內障手術服務模式 下月起擴至所有聯網醫院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