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9月公布,行政長官李家超聯同多名司局長,今日(27日)參加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地區諮詢會歷時2小時,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由行政長官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涵蓋議題廣泛,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化體育、教育、青年、扶貧助弱、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第二部分是小組討論,出席市民獲分為四組,分別圍繞「拚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個主題,與行政長官及司局長進行深入交流。行政長官輪流與每個小組的市民交流和討論,聽取意見。


李家超表示,政府必須同時照顧宏觀及微觀,既要做大個餅的同時,亦要確保每個人手上的餅加大。現時,地區治理已經完善,政府推動宏觀政策的同時,亦需要大家下情上達,互相配合,發揮地區智慧,希望大家共同參與,建立關愛共融的香港。

超過110人獲邀出席首場施政報告諮詢會,當中包括區議員、三會委員、地區青年、婦女組織成員和行業代表等等,多名市民在禮堂踴躍發言。地區治理方面,黃先生提出成立「社區創新實驗室」,建議當局設立平台,放寛條例限制,以便進行有效的測試。李先生則期望,政府以整體角度思考九龍海濱發展,並且統一使用條款,避免市民無所適從。

有市民關注本地經濟發展,從事建造業的呂先生留意到近期樓宇建造數目呈下跌趨勢,造成有工程公司轉投維修保養,造成惡性競爭。有測量界畢業生反映,業界對前景感到擔憂,期盼北都發展和舊區重建有明確的時間表。
亦有多名與會者提出多項社會共融政策。有來自少數族裔的幼稚園女教師稱,語言及文化障礙打擊他們族群的就業信心,希望政府創造更多元、更公平的工作環境,幫助少數族裔發揮所長。


至於人口政策,賴先生指出,香港出生率偏低,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加大相關育兒免稅額,如設立外傭免稅額。朱先生則提及結婚需要志同道合的另一半,期望有政策配合幫助青年認識對象。
李家超回應指,剛才的意見很廣泛,涉及不同地區的意見及建議,如場地數目、青年參與等等。舉例來說,有市民反映成立「社區創新實驗室」,他相信地區治理體系可以發揮,尤其是個別地區未必適合的內容可以嘗試在其他區落實。
至於工程數目,李家超解釋,有宏觀投資環境等因素,政府會確保工務工程金額不減。他又舉例指,社福佔總體開支比例由其上任的19.4%增加至22%左右,當中有採納地區人士意見,設立社區客廳和「共創明Teen計劃」等等,重申社福資源要用得其所。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