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兩新融合促發展 同心奮進現代化」為主題的第二屆浙港現代專業服務合作會議26日在寧波舉辦,香港國際調解中心寧波(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分中心(籌)於當日正式揭牌。香港國際調解中心主席羅偉雄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作為長三角首個落地分中心,寧波分中心預計於今年八月底九月初正式運營,計劃未來三年承接1,000宗至1,300宗調解案件,滿足長三角企業的出海需求。
中國歷史上有六尺巷的典故。說的是鄰里雙方通過調解,各自退讓三尺,不僅成功化解糾紛,還形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伴隨着全球首個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以和為貴』的東方智慧正在重塑國際商貿紛爭。」羅偉雄解釋,與傳統的訴訟和仲裁相比,調解具有成本低、程序靈活、非對抗性的優勢。「面對紛爭,過去我們使用的方法常常是一種零和博弈。在這種博弈中,一方的得益總是以另一方的損失為代價,因此紛爭雙方往往會陷入對立的姿態。然而,國際商貿的目的是合作共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命運共同體』──通過調解,紛爭雙方相互理解、彼此各退一步,最終達成共識後,依然有進一步做生意、共同賺錢的可能性。」
調解省大量時間和經濟成本
此外,在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上,調解也有較大優勢。「從我們過去的成功案例來看,調解所需的時間和花費約為仲裁的三分之一、訴訟的十分之一,對於企業而言既不需要陷入或將長達數年的跨國官司,也能節省大量的經費。更重要的是,經過調解後,雙方並沒有成為敵人,而是依然留下了合作的空間,這也是調解深受企業歡迎的主要原因。」
「香港制訂了一套十分高效的國際商事調解系統與和解程序,以保障香港的國際商事調解系統有非常高的和解率和執行率。據統計,通過香港國際商事調解系統調解的糾紛,和解率達70%,和解協議的執行率超過95%。」
同時,香港的國際調解系統也制定了完善的跨境執行程序,包括和中國內地法院、公證機關及仲裁機構的對接,讓和解協議的跨境執行有充分的保障。
引入港調解經驗 可促進外商投資力度
寧波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帶上,具有聯通南北、輻射內陸、鏈接全球的區域優勢,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投資關係。然而,在羅偉雄看來,寧波作為國際港口城市,在海事糾紛解決、風險防範和保險服務方面仍有短板。「香港國際調解中心落地寧波後,將引入香港優質的人才資源和調解經驗,讓長三角企業出海更有保障。」
「就以往的案例來看,中國企業在出海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合規審查、稅收監管、知識產權保護、數據合規等方面的問題。」羅偉雄坦言,遇到問題後在海外進行訴訟時,中國企業往往比較吃虧,也很難受到公平的對待。「在這種情況下若是能利用好香港國際調解中心布局全球的網絡和國際認可的規則,可以用我們自己的方法去為企業解決矛盾,那就非常方便,也非常有效。」
「與此同時,外商若是想要投資中國,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羅偉雄說,對於外國企業而言,投資中國也就是投資海外,同樣面臨着由於不了解當地法律法規從而產生顧慮的情況,「設身處地來想,他們也期盼更好的營銷環境,遇到糾紛能得到公平的對待。那麼,若是當地引入了國際認可的仲裁和調解方法,也能確保其在投資時更安心,反過來促進了當地的外商投資力度。」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俞晝、王莉 寧波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