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2025未來科學大獎即將在港舉行,得獎名單將於8月6日通過北京與香港同步直播揭曉。本年度活動獲特區政府列為年度盛事,將於9月至10月在港舉行一系列科普及學術活動,涵蓋科學峰會、青少年對話及展覽等,屆時將有近百位國際級科學家參與,其中包括4位諾貝爾獎得主。
2025未來科學大獎周(大獎周)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由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出任,盧煜明今日(25日)出席傳媒午宴介紹活動詳情。未來科學大獎設有「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歷屆得主包括盧煜明、施一公、袁隆平等知名科學家。
今年頒獎禮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將結合音樂會形式呈現,邀得多個國際知名音樂表演單位,包括世界著名高音歌唱家莫華倫及王冰冰、國際知名小提琴家呂思清、香港歌劇院樂團及合唱團,以及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兒童合唱團等。大獎亦會在10月底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為期6天的展覽,向大眾展示未來科學大獎如何與藝術融合。
2025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大會輪值主席王強表示,未來科學大獎周自2023年起在香港舉行,兩年超7萬人現場參與,全球共2500萬人次線上觀看。自2016年創立至今,共評選出39位獲獎人,他們的世界級科研成果不僅彰顯了大獎評審的專業水準和卓越的科學價值,更成為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本年度大獎周活動主題為「年度科學盛事,啟迪未來之光」,將於10月22日至2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科學館及多所大學舉行多項活動,包括「AI Walk & Talk」科普活動、亞洲青年科學家會議、匯聚諾貝爾獎得主及國際院士的科學峰會等。
為推廣科普教育,大獎周亦將於9月27日及10月14日舉辦兩場「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學家」座談會,由陸錦標、楊學明等教授擔任講者;「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將於10月26日在香港太空館舉行;香港科學館將於9月30日至10月29日展出以「過去、現在、未來」為題的大獎展覽。
未來科學大獎被國際科學雜誌《Nature》譽為「中國的諾貝爾獎」,旨在鼓勵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取得傑出科學成果的科學家,激發科學熱情,吸引青年投身科學事業。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