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警務處於前日(23日)舉行「銳眼」計劃新聞發布會,宣布年內將為200架警車安裝具備車牌識別功能的智能鏡頭,並於2027年底前在公共區域增設15000支閉路電視。「銳眼」還將整合不同部門及私人閉路電視系統至警務處平台,以提升效率,確保公共安全、維護國家安全。

「銳眼」已協助破獲351宗案件
行動部高級警司梁銘亮介紹,截至2025年6月30日,「銳眼」已協助破獲351宗案件,部分案件在接報後8小時內迅速偵破。據了解,警務處現已在全港安裝3162支鏡頭,未來計劃在燈柱、交通燈及公共交通樞紐等處每年增設不少於5000支鏡頭,目標至2027年底達15000支。「計劃」亦將在適當地點加設公共廣播系統及顯示屏幕,支援大型活動人流管理或緊急警示。

此外,警務處還計劃今年內在200架警車加裝智能鏡頭,可實時拍攝並分析車輛數據供警員調查,以提升追查犯罪車輛的效率,未來還考慮在無人機上安裝。行動部高級督察林豪華表示,警車配備的流動閉路電視將於巡邏時啟動,猶如「流動燈柱」般守護社區安全。


研究用AI取代肉眼追片 涉及私人地方影像進行數碼屏蔽
行動部總督察梁彥文指出,現階段鏡頭查閱需人工逐一檢視,耗費大量人力,未來將積極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包括人臉及車牌識別,實現「有鏡快追」,取代傳統人工查閱方式。他強調,警務處已制定嚴謹的內部操作指引,在固定閉路電視附近張貼告示以提醒市民該處設有監控。梁彥文透露,所有錄影片段將於31天內自動刪除,調查所需片段則按程序保存,而涉及私人地方的影像,會從鏡頭起進行數碼屏蔽,確保私隱不受侵犯。
梁銘亮指,大部分「銳眼」鏡頭本身已預載人臉識別功能,亦可經後台進行分析,希望在今年底前啟用有關技術。他舉例,如警方接獲可疑人士的樣貌或特徵,可在後台輸入相關資料,便能找出涉及該人士的片段;處理失蹤人士個案時,可先輸入資料,一旦其出現在有人臉識別功能的鏡頭中,警方可即時收到系統通知。經人臉識別分析後的資料,預計會保存超過半年。
警方指,人臉識別可加快警員翻看閉路電視的時間,更可透過在後台輸入可疑或失蹤人士的特徵,找出其去向。警方將於本月底起,啟用60架配有流動閉路電視的警察車輛作日常巡邏,並具備自動車牌識別系統,以便偵查案件時翻查資料。

跨部門鏡頭整合 接入警方「銳眼」系統
梁彥文還表示,現時調查案件有時需前往多個部門翻查鏡頭,過程繁複。他舉例指,今年3月一名患腦退化症的八旬婆婆失蹤,警方在查閱房屋署、商場、港鐵等多個鏡頭後,雖最終於一日內找到婆婆,但過程較為耗時。他強調,對於醫療或嚴重罪案,每分鐘均至關重要,為此,警務處正與運輸署、房屋署、康文署及港鐵等部門協商並將與有意願的私人合作,逐步將其閉路電視接入系統,預計兩至三年內完成整合,實現即時查閱,提升調查效率。
(點新聞實習記者劉鴻霖報道 視頻攝製:葉德榮)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