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日前,甘肅天水一幼兒園部分幼兒出現血鉛異常,引發網絡輿論關注。事發後,甘肅省衞生健康委員會派出中毒、重症、兒科等相關方面專家6人赴天水。國家衞生健康委派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名專家赴甘肅開展指導救治。
據央視新聞今日(22日)報道,首個專門針對校園配餐的國家標準——《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已於近日發布,將於2025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針對校園配餐全過程各環節明確了管理要求。國家標準制定後,下一步該如何保障它有效落地實施?全面提升校園配餐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供餐企業、學校、監管部門等各方,能做些什麼呢?




專家表示,保障落地關鍵就在於要形成責任的閉環:
企業要每天自查、每周排查、每月調度;
政府要把國標納入食品安全城市考核,違規企業直接一票否決招投標資格;
家長掃碼能夠溯源食譜來源,時時看後廚;
學校公開配餐評價。
企業自律、政府督導、社會監督,這樣的閉環就是國標能夠落地的關鍵。

另外成本兜底,推廣中央廚房和衛星廚房的模式,降低中小企業的設備投入,地方政府補貼冷鏈車輛和檢測設備,確保成本不轉嫁到學生餐費上。總之,落地的關鍵就是不讓標準淪為紙面文章,要用制度的剛性把每一個條款都化作學生碗中的安全。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