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ng
當我得知7月20日要從廣州回香港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風球已經在路上了。7月19日早上,我在12306上預訂了20日上午由廣州東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的高鐵。7月20日凌晨1點半,我收到了12306發來的高鐵停運消息,當時心裏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
7月20日上午10點,當我醒來的時候,發現香港已經掛起了10號風球。10號風球,也是香港發出的最高等級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代表很多高鐵車次要停運或晚點。我就第一時間去12306網站查詢,發現所有高鐵車次都是顯示「售罄」,於是我候補了所有由廣東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高鐵車票,不論是廣州東站還是廣州南站的。
後來我看新聞才發現,當天廣深港高鐵來往香港西九龍站及內地的列車服務,上午所有班次取消,下午部分列車服務取消。
當天下午4點多,我收到了「候補成功」的消息提醒,當時還是很開心的,「今日終於可以返到香港喇!」
由於候補到晚上8點25分由廣州南站出發的高鐵G6509,當晚7點多,我就到了廣州南站,準備進站乘車。當時,鐵路12306並沒有提醒我列車晚點了,直到我進站看到車次顯示屏之後,我才得知列車晚點了。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的列車只是晚點了大概9到10分鐘,而G6509次列車卻晚點了65分鐘。當時我發現,廣州南站出現不少滯留的旅客,候車區域的休息座位基本坐滿,甚至有部分旅客只能站着候車。
玩手機玩到9點鐘,我再去看顯示屏的時候,發現變成了「晚點75分鐘」,也就是說,原定8點25分出發的高鐵,延遲到當晚9點40分才發車。我就硬着頭皮一直等到9點25分,開始刷回鄉證上車。
上車之後,一個「奇怪」的事情發生了。12306網站顯示該趟車次的車票「售罄」了,但車廂裏的乘客卻並不算太多。我所在的車廂裏,至少有10餘個空座位。我是在當晚9點30分上車的,在列車上又等10分鐘之後,這趟高鐵直到9點40分才出發。去往香港的路上,這趟高鐵就一個停靠站,就是深圳北站,而且深圳北站上下車的旅客也不多。可能是颱風天大部分人都待在家裏的緣故吧。
列車行駛了1個小時,在當晚10點40分抵達香港西九龍站。和偌大的西九龍站相比,下車的乘客並不算多,過關還是很快的。過了內地關,然後入境香港關,然後出西九龍站的閘機,全程只用了大約15分鐘。相比之下,反而在過內地關的時候需要排隊等待。我在現場觀察到,乘客主要是香港居民,其中還有部分兒童。
從西九龍站出來之後,我就直奔港鐵柯士甸站。這裏就要為港鐵點讚了,當時已經快晚上11點鐘了,港鐵列車仍有條不紊地運行。從柯士甸到將軍澳的總行程大約為1小時,這與我平時的出行時間完全相同,港鐵的高效值得稱讚。後來我通過看新聞了解到,港鐵在當天傍晚6點37分已全面恢復正常,巴士服務亦於當晚7點半恢復正常。這也使得我從柯士甸到將軍澳的行程,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當我從將軍澳出站的時候,室外的風變小了,不過天空下着小雨,隨處可見掉落的樹枝以及被吹倒的柵欄,似乎在提醒我這裏剛被颱風「洗禮」過。
順便說一下,儘管打的士的費用比平時高出近三倍,但有些人還是選擇打車而不是乘坐地鐵,因為在這種濕滑、雜亂的地面(到處都是細小的樹枝和樹葉)拖着行李箱實在是太困難了。而我就是這樣拖着行李箱走了十幾分鐘,終於回到了香港的家。
回到家看了下時間,已經是7月21日零點之後了。這次風球下的跨境之旅,也終於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