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中企達爾文港租約通過市場方式獲得 合法權益應受保護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外交部圖片)

【點新聞報道】7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相關合作問題進行提問。對此,郭嘉昆強調,有關中國企業通過市場方式獲得了達爾文港的租約,其合法權益應該受到充分保護。

澳大利亞達爾文港貨運碼頭。(新華社)

翻查資料,達爾文港是澳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國嵐橋集團於2015年通過公開競標程序合法獲得99年租賃權的澳洲重要港口。這一合作最初被澳方視為解決港口虧損和推動經濟發展的契機。過去十年間,嵐橋集團累計投入超過8300萬澳元升級設施,使港口總噸位增長95.7%,並幫助當地緩解債務危機、創造就業崗位,實現從虧損到盈利的轉變。

從中企租賃開始,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多次向澳洲表達不滿,因為達爾文港附近有美國的軍事基地。此後,美方曾多次施壓要求澳方重新審查租約,近期更出現美國私募基金公司博龍資本管理(Cerberus)擬競購達爾文港的動向。

在今年澳洲大選期間,澳洲工黨和聯盟黨都宣稱要從中國企業手中收回達爾文港經營權。澳總理阿爾巴尼斯5月23日在ABC達爾文電台的節目中稱,政府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制訂一項處理該港口的計劃。「我們將為此進行談判,到目前為止,已經通過潛在買家進行了非正式談判。」中國駐澳洲大使表示,澳方在港口虧損時租出,盈利後又要拿回,道義上欠妥。

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5月25日發文強調,10年來,嵐橋集團在維護和建設達爾文港基礎設施、優化運營管理、拓展客戶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給港口帶來顯著變化,幫助港口經營狀況扭虧為盈,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樣的企業和項目應得到鼓勵而不是懲罰。在港口虧損時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時將其收回的行為在道義和商業契約層面均存瑕疵,可能造成三重負面影響:一是損害澳洲國際信譽,動搖全球投資者對澳法治環境的信心;二是衝擊中澳關係企穩態勢,加劇民間對立情緒;三是為美國擴大軍事布局鋪路,可能將港口功能轉向軍事用途,影響當地經濟發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外交部:中企達爾文港租約通過市場方式獲得 合法權益應受保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