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粵供港菜基地搶收 保供應充足

颱風「韋帕」正面襲擊廣東,20日傍晚在廣東台山沿海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帶來強降雨和大風。珠江口沿岸更是掀起狂風巨浪,香港亦一度懸掛十號風球。作為香港「菜籃子」主要供應地的廣東省,多個供港蔬菜基地亦受到颱風影響。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多個供港蔬菜基地發現,他們已經提前採取蔬菜搶收的措施,同時做好種植大棚加固和排水的工作,整體損失不大。此外,在颱風登陸前夕,部分供港蔬菜基地已經增加供港運量,保障香港蔬菜供應量充足。

20日下午,颱風「韋帕」登陸廣東台山沿海,當地已有超500艘漁船回港避風,以四周拋錨加左右加固的方式停靠在港口內。台山下川島的路上棕櫚樹亦被強風吹得強烈晃動,有樹木被吹倒,大風發出凌厲尖銳的呼嘯聲。在江門的供港蔬菜基地亦迎來狂風驟雨。

供港蔬菜企業、廣州八財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在中山的供港蔬菜基地裏,提前為蔬菜蓋上保護罩,防止受颱風影響。
在颱風來臨前,珠海斗門農戶開收割機全力搶收水稻。

基地大棚禦風排水能力強

「我們在江門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主要種了苦瓜和陽光玫瑰葡萄。基地的種植大棚本身有抵禦強颱風能力,田地有排水溝,同時也常備水泵,即使降雨量較大,也能及時排水。」供港蔬菜企業、廣州八財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人曹勇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們在江門、中山、惠州、廣州等地共擁有逾4,000畝供港蔬菜基地,平日每日供應香港約20噸蔬菜,涵蓋苦瓜、茄子、白蘿蔔、蓮藕、菜心、芥蘭等多個品種。

「雖然江門和中山風雨都很大,但對我們基地影響不大。」曹勇還特別發江門基地陽光玫瑰葡萄的照片給香港文匯報記者,畫面中葡萄雖然布滿雨水,但在堅固的大棚保護下,果實完整未掉。「如果天氣特別惡劣,我們會安排工人暫停採收,等颱風最猛烈那波過了再採收。」

供港蔬菜基地裏,即使是颱風天,工作人員仍忙在一線工作,清洗摘下的蓮藕。

「颱風對綠葉菜影響最大。還好我們的菜心和芥蘭這段時間主要是從外省調運,所以廣東本地颱風對整體供港影響不算大。」曹勇說,公司經營供港蔬菜行業十多年,基地對於強颱風已經「相當淡定」,早早做足了防範措施。「廣東近年對於颱風災害天氣反應也很敏捷,氣象部門、農業部門都會提前發短信提醒農戶。」

「不過受強降水影響,供港蔬菜這幾天價格確實會有輕微上漲,因為強降雨導致採收不便,尤其是葉類蔬菜,可能菜價就有小幅上浮。」曹勇表示,像白蘿蔔、蓮藕、土豆等地下類蔬菜,受影響較小,價格較為穩定。

儲備20多噸應急菜保供應

除了受影響較大的江門、中山等地,廣東多家供港企業亦提早安排蔬菜搶收和運輸調度,保障「菜籃子」供應穩定。「我們平時每天運兩車、大概12噸蔬菜到香港,颱風登陸前一天我們增加到3車,運足18噸,保障香港市場需求。」供港蔬菜企業、香港豐泰農產品負責人李自強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受颱風「韋帕」影響,公司已提前調度,加派人手去搶收和運貨。「颱風登陸前一晚,深圳那邊的海關工作至晚間十點,供港車輛順利通關。香港市場的蔬菜儲存量是充足的。」

李自強說,他們現已儲備20多噸應急蔬菜,足夠支撐未來兩天供應,「我們亦提前組織瓜農將苦瓜、青瓜等成熟蔬果採摘入庫,應對颱風期間可能的波動。」 他亦坦言,颱風天對綠葉菜衝擊最大,供港菜價亦有所上浮。「以菜心為例,平日批發價約每斤4元(人民幣,下同),目前漲至6元左右;生菜則由原本3至4元升至5元多。不過整體漲幅仍屬溫和。」

八財國際位於江門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在颱風來臨之前,農戶正在仔細包裹好生長中的葡萄。

廣東各地搶收農產品降損

李自強說,受天氣影響較小的深加工菜品及菜肉產品亦在持續補貨,保障多樣化的供港渠道。他也感慨,內地政府對颱風應對速度快、動員能力強,使企業營運更為安心。

除了蔬菜,7月下旬正值廣東部分早造水稻和水果的收割關鍵時期,為減輕颱風帶來的影響,各地紛紛啟動防災應急機制,爭分奪秒搶收農產品。在珠海斗門區,農業農村部門已啟動應急響應,全面展開早造水稻搶收工作,目前全區早稻收割進度已完成九成;陽西縣早稻收穫亦已超過八成。佛山、珠海、湛江等地的龍眼、香蕉等水果基地,也在颱風來臨前完成搶收任務,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廣東供港蔬菜基地倉庫裏的儲備蔬菜充足。

基地多措穩供應

提前準備:在供港蔬菜基地清理排水溝,準備水泵,應對暴雨及時排水,加固大棚,為作物蓋上防護罩

了解氣象信息:提前關注氣象預警,各地農業部門亦會通過短信方式提前通知農戶

調配人員:颱風登陸前安排搶收,惡劣天氣暫停採收,颱風過後迅速恢復工作

物流保障:颱風前提高供港蔬菜數量,提前入庫保障供應

物資儲存: 提前採摘成熟瓜果入庫以備颱風期間市場需求

特稿|供港菜司機無懼風雨北上拉貨

儘管港深兩地都下起狂風暴雨,但跨境供港菜運輸的貨車在昨日10號風球信號下,依然風雨無阻往返兩地保障供應。

因擔心颱風影響,司機張旭輝較平時提前了幾個小時出行,早晨8時30分從香港屯門出發。因深圳灣口岸閉關,他繞道文錦渡口岸入境深圳前往平湖海吉星拉菜。儘管路上車輛稀少,為了安全起見,張旭輝全程慢速行駛,下午4時30分才趕到海吉星,較平時多花了一倍。

張旭輝(左)在裝運蔬菜中。(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我是365天都北上深圳拉菜」

「我是一年365天都北上深圳拉菜,沒有休息過一天。這個行業雖然辛苦,但為了保障市場供應和家庭穩定的生活,數十年來已經習慣了。」張旭輝表示,儘管出現超級颱風,但是海吉星蔬菜的價格仍然比較平穩,與平時差不多,他拉了菜心、生菜、西紅柿、胡蘿蔔等,共計有14噸左右。晚上6時裝完菜從海吉星出發返港。傍晚,颱風帶來的暴風雨明顯減弱,大約晚上7時至8時回到香港多個菜市場派送,晚上近10時才回家休息。

同樣從事供港菜運輸的港人楊先生平時是晚上7時到文錦渡口岸交接內地司機從海吉星開過來的跨境貨車,但由於颱風影響,大巴停運和東鐵線處於維修狀態,於是,他昨日下午5時30分由太和打的士到蓮塘口岸過關,再從該口岸打的士去文錦渡口岸。「平時由太和坐東鐵線到上水再轉車到文錦渡口岸,大概一個小時就到了,現在過關和兩次打的士,要一個半小時,感覺太折騰了。」晚上7時,他接上內地司機貨車後,開車需約一個小時到香港多個市場派送,回到家也要晚上近10時。

(來源:香港文匯報A03:要聞 2025/07/21)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粵供港菜基地搶收 保供應充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