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鼓灘屯門西填海190公頃 建智綠產業港

政府公布龍鼓灘填海及屯門西地區發展規劃,計劃填海約190公頃,並改造約111公頃現有土地,提供合共301公頃新發展土地,以「產業導向」規劃,打造「智綠產業港」,主力發展綠色及新能源、先進建造業等四個具增長潛力的核心產業,目標2028年展開龍鼓灘填海,2029年產出首批用地。發展局預計,「智綠產業港」能創造約3.5萬個就業機會。

有智庫及有立法會議員歡迎政府以產業主導的規劃方向,相信能為當區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建議政府可考慮片區開發模式,善用市場力量加快發展。

政府計劃在龍鼓灘及屯門西填海,並對屯門西地區重新規劃。發展局建議在龍鼓灘填海145公頃、在屯門西填海45公頃,連同現有的111公頃,項目合共可提供301公頃新發展用地,當中近六成用地將用作發展四個具有增長潛力的核心產業,包括綠色及新能源、先進建造業、循環經濟,以及現代物流業及內河碼頭,每個產業分別佔地約32至54公頃。

龍鼓灘將主力發展綠色/新能源、先進建造業,屯門西地區則發展循環經濟和現代物流業/內河碼頭,政府希望充分利用龍鼓灘/屯門西獨特地理優勢及便利的交通網絡,並採用現代化的園區式發展,為四大產業形成高效及高聯繫的群聚效應,與區內現有作業產生協同效應。

發展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指出,綠色/新能源產業可考慮綠色及新能源的儲存和製造設施,如生物柴油、綠色甲醇、綠氨和液化氫等;先進建造業則包括本地先進建造技術的研發、測試、認證、生產及儲存,如設置「組裝合成」建築法、「機電裝備合成法」等;循環經濟產業則會協助本地綠色科技產業,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市場產品,例如聲學超材料產品等,將本地廢料升級再造成高價值產品。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龍鼓灘的填海面積約145公頃,較最初建議的填海方案減少三分之一,希望保留部分天然海岸線,填海範圍亦避開了龍鼓灘村對出的海面,減少對村民的影響。同時內河碼頭內港的填海面積會由40公頃輕微上調至約45公頃,以提供足夠的沿海地段供產業發展。

產業導向 不建住宅

發展局透露,早前曾考慮屯門西地區的規劃以住宅發展為主,經考慮持份者和業界意見後,當局認為應善用屯門西地區的地理優勢,提供更多空間以發展不同產業,同時認為若發展住宅,未必能與周圍的產業用途兼容,而產業發展可能產生的氣味、噪音、空氣質素等問題亦會影響民居。此外,在屯門西地區發展住宅的潛力亦受到機場高度限制所限,故認為該處應集中產業發展。

發展局建議將屯門公眾貨物裝卸區搬至屯門西填海區,藉此集中產業用地,並釋放屯門第16區約4公頃土地,作住宅、社區設施、休憩用地等與鄰近非工業地區具兼容性的用途。

發展局表示,對該區的發展及融資模式持開放態度,會觀察市場參與興趣,又指若市場態度審慎,政府會承擔填海工程。由於龍鼓灘及屯門西水體不深,相信填海工程不太難,整體造價不會太高,預計公眾諮詢結束後再作估算。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智綠產業港」的定位及選址適切,與周邊土地用途協調,契合香港未來在新能源、先進建造業、綠色循環經濟及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求,同時「智綠產業港」遠離屯門市中心,對大多數居民影響輕微,其選址充分利用海灣優勢,通過海路運輸原材料,顯著降低運輸成本。

議員倡採片區開發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向大公報表示,歡迎以產業主導規劃龍鼓灘/屯門西地區,避免過多人口會導致屯門區過於擠迫,並相信能為當區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他認為在眾多產業發展規劃下,需要大量物流或交通支持,望能夠做好交通配套,同時希望除產業發展外,能預留少量空間增設部分康體用途和旅遊設施等,豐富區內其他設施。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本港建造業近年多了採用組裝合成法,而且越做越好,很需要一個交通便利、駁通海路陸路的建造業產業園。他建議政府可考慮片區開發模式,與私人產業界共同開發龍鼓灘/屯門西,善用市場力量加快發展。

局方將在龍鼓灘建設兩條「綠化水道」。(發展局構想圖)

強化配套|擬建跨灣橋應對交通負荷

為支援「智綠產業港」日後的發展,必須改善龍鼓灘及屯門西地區的道路運輸系統,政府建議興建全新的跨灣橋,連接龍鼓灘填海區至龍門路,提供更直接的行車路線通往龍鼓灘和爛角咀一帶,應付新增的行車流量,並且有效減低目前龍鼓灘路,尤其在龍鼓灘村附近的交通負荷。

智慧建造提升成本效益

發展局表示,當局會在設計和建造擬議的跨灣橋時,探討採用智慧建造,例如以超高強度鋼材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建設橋樑,並透過智慧施工方法,如「組裝合成」建築法及「可供製造及裝配的設計」,以提升行業生產力及項目的成本效益。

同時,政府建議改善現有連接龍鼓灘/屯門西至屯門市中心的龍門路,包括擴闊一段長約1.5公里的雙線不分隔車道至雙線雙程分隔行車道,藉以提升龍門路的交通容量及支援龍鼓灘/屯門西新增的交通需求。

發展局表示,根據交通評估,進行擬議發展後,經陸路進出龍鼓灘/屯門西預計每小時總共約3000人次,未有足夠理據將屯門南延線西延以連接龍鼓灘/屯門西。至於擬議連接港島西經交椅洲人工島至洪水橋的鐵路在登陸屯門東後延至屯門西的可行性,當局會就該條鐵路進行下一步研究時會一併考慮。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龍鼓灘屯門西填海190公頃 建智綠產業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