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發聲|曾詆毀國安法 亂港組織「維修香港」又搞「軟對抗」?

【點新聞報道】2019年的修例風波,亦是港版「顏色革命」,為香港帶來嚴重創傷,儘管如今已有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保障,但社會仍然要時刻提防「軟對抗」,警惕個人或團體藉機煽動對立情緒,挑動仇恨。近期有點新聞讀者投訴,有地區的所謂組織打着「義務維修」的旗號,疑似挑撥社會大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

頻發負面資訊煽動對立 詆毀醫生不懂英文

據涉事組織「維修香港」的專頁聲稱,該團體是「透過探訪及提供維修服務,關顧社區內的弱勢社群,從而喚醒對社會事務的公民參與」。不過,所謂「維修服務」的動機並不單純,當中不乏刻意挑動社會矛盾的訊息。

記者發現,該組織不時發放疑似帶有煽動意圖的訊息。「維修香港」曾聲稱引述街坊描述,「『再沒有真香港人』的結果是人禍帶來的共業」,「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專頁還轉述有囚犯稱,《正義迴廊》、《毒舌大狀》之所以叫座,皆因香港是「充滿冤憤之情嘅地方」。

「維修香港」經常發文,以不合理的方式詆毀政策。(FB圖片)

「維修香港」經常發文,以不合理的方式詆毀政策。當政府近年擴大輸入海外醫生,該組織亦發文,意有所指地稱,從一名街坊口中聽說有人在公立醫院覆診時遇上「不懂英文」的醫生,街坊稱「大家對醫療系統逐漸失去信心」。有網民質疑故事真實性,說「冇時間地點人物,當你作故仔」,專頁小編僅回覆「你like(喜歡)啦」便草草了事,未有正面回應質疑。

專頁小編僅回覆「你like(喜歡)啦」便草草了事,未有正面回應網民質疑。(FB圖片)

記者就其帖文中「醫生不懂英文」向醫管局查詢,醫管局發言人回應指,該局過去一年未收到投訴醫生英文能力的個案,認為該帖文未提及具體詳情,內容並非事實。發言人強調,在醫管局工作的醫生,無論以何種形式聘用,均能以英語撰寫及解讀醫療紀錄;醫管局在聘用醫護人員時,會以申請者的專業資格、臨床經驗、個人品格及語文能力作為綜合考慮因素。

非法「佔中」後成立 曾訛稱國安法為「惡法」

翻查資料,「維修香港」於2015年建立,是藉非法「佔中」餘毒而冒起的「傘後」組織之一。據報,該組織由資深裝修師傅「鬍鬚佬」和環保人士阿龍牽頭成立,聲稱要透過維修,達成所謂「讓民主入屋,讓民間自救」。「維修香港」曾在國安法生效前組織街站,訛稱國安法為「惡法」。帖文顯示,其派發的傳單內容包括,鼓吹「全民皆兵」、「推進全球制裁中國」等等。從一連串的行徑可見,「維修香港」似乎表面提供社區維修服務,實則充當亂港陣營的爪牙,散播「軟對抗」的惡毒思想。

「維修香港」曾在國安法生效前搞所謂「街站」,訛稱國安法為「惡法」。(FB圖片)

各界倡執法部門留意 及時防範「軟對抗」

九龍城區議員林德成在接受點新聞訪問時表示,服務市民應秉持正面與真心,若專注於解決問題,無需特地製造其他爭議。他憶述該組織過去就曾發表涉嫌反中亂港的言論,建議警方介入調查,以確定該組織是否真心為民,抑或作為平台宣傳黑暴。

執業大律師龔靜儀則指出,「維修香港」這一系列行為極可能構成「軟對抗」,通常是指採用一些比較隱晦、非暴力的手段來對抗政府,較常被採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散布謠言、煽動情緒等等。她續指,資料中提及「政府醫院醫生不懂英文」等等,除非真有其事,否則便有機會構成散播謠言及煽動情緒,甚至在此基礎上觸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24條的「煽動意圖罪」。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法學教授傅健慈認為,「維修香港」引述匿名街訪的所謂「投訴」,若無實質證據證明投訴不實,則尚未觸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24條的「煽動意圖罪」。不過,他建議執法部門密切關注該組織,及時防範「軟對抗」,又奉勸其管理人切勿以身試法,以免自毀前途。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說,「軟對抗」真實存在,潛伏於社會各個角落,無孔不入。儘管香港已建立完善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與執行機制,但「軟對抗」的隱性危害不容忽視,市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點新聞實習記者郭紅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發聲|曾詆毀國安法 亂港組織「維修香港」又搞「軟對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