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今日(18日)舉行,討論規管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的立法建議。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特區政府希望解決這個多年來的爭議,規管框架會以市民利益為首要考慮。運輸署署長李頌恩及多位立法會議員支持相關立法建議,亦就司機考核標準、牌照數量及保險安排等重點內容作討論。
李頌恩表示,當局認為現有的牌照制度可以繼續適用於網約私家車營運,但亦理解社會上有聲音認為,對於新加入的網約車司機,應該設立一定的考核機制,以確保他們對服務有正確認知,並能提供安全有保障的服務。李頌恩指,關於考核內容,當局聽到業界意見稱希望能與的士考試有所銜接,目前正在全面檢討的士考試制度,研究如何簡化流程,未來可能會將類似的考核標準適用於網約車司機。

立法會議員陳沛良對規管網約車服務立法建議表示支持,亦就網約車保險安排、牌照數量及退場機制提問。陳沛良指,目前若按傳統的士保險模式,網約車保費會較高,建議未來網約車平台開放車輛使用時數數據給保險公司參考,讓後者根據實際營運情況制定更合理的保費。陳美寶回應指,當局正就保險問題與保險業監管局及業界溝通,平台也願意探討如何提供營運數據協助制定保險產品,希望在保障安全與降低司機門檻間取得平衡。

就牌照數量問題,陳沛良提問指,不同地區的網約車與的士比例差異較大,未來制定牌照數量時,會否參考這些地區的比例數據?此外,考慮到可能出現有人取得牌照卻不常營運的情況,會否設立退場機制,以確保在總量管制下仍能維持足夠服務供應?陳美寶稱,關於牌照數量,文件中的各地數據僅供參考,香港需優先考慮公交效率和道路承載能力。至於退場機制,當局正考慮有時限的牌照安排,而非永久性許可,相關細節會再深入研究。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表示,除了牌照數量,定價機制也很重要,提問指網約車價格如何制定?是否會參考現有的士的29元起標價?上下浮動空間有多大?此外,就有市民擔心出現惡性價格競爭,尚海龍建議在框架中考慮未來無人駕駛的士的發展方向,為業界提供明確指引。
陳美寶對此表示,目前網約服務通過科技平台實現市場化定價,通常高於的士計價,政府框架旨在促進良性競爭,避免割喉式減價或過高定價,考慮在主體法例中加入保留條款,在價格極端影響行業健康或市民體驗時進行干預。關於自動駕駛,當局正在北大嶼山、數碼港等地積極測試,預計未來一兩年可實現區域性商業運作。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目前似乎只對網約車數目設上限,但對司機人數無限制,可能導致司機人數遠超車輛數。此外,觀察到許多司機只在放假或下班後接單,若車輛跟隨司機作息,可能服務集中在周末等休息時間,平日反而短缺。劉國勳詢問當局,會否考慮規定登記後的網約車需達到一定服務時數,以免出現佔名額卻不服務的情況。
對此,陳美寶回應指,目前多數網約車是由車主用自己的私家車在閒置時提供服務,這是全球常見模式,當局會在安全要求與維持這種共享經濟形態間取得平衡。關於租車安排,陳美寶稱當局需審慎考慮,以免偏離共享經濟初衷。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