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知難而上 破解網約車困局

文/黎岩

網約車的發展取捨已經成為困擾三屆特區政府的施政難題,甚至導致的士業界一再以包括罷駛等各種極端形式抗拒排斥,迫使當局表態限制,幾成政府的燙手山芋。然則,本屆政府積極落實「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勇於創新,履職擔當,知難而上,以市民福祉為依歸,於近日推出規管網約車的發展框架,期望於今年內完成主體法例的修訂程序,將網約車納入規管,合法營運,以營造和諧平衡的公共的士服務生態。

政府今年初提出規管網約車政策目標,目標是「今年內」提出規管框架,但的士業界接連抗議,令的士與網約車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成為不利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並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市民的出行,甚至有損香港聲譽。政府積極順應各方面的呼聲及民情,特首李家超今年5月中提出「四點立場」,明確網約平台要立法規管,的士行業必須提升服務質量,最終政府在立法會暑假休會前提交立法規管框架,為立法營造有利條件,期望9月立法會復會即能夠展開審議,務必趕在因為選舉而需要提前結束本屆會期之前通過立法。

客觀地講,網約車問題久拖難決,確實有其實在的難處,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本港行之已久的的士牌拍賣競價機制。而正正是因為如斯慣常的運行模式,令到的士牌不僅僅是服務公眾的工具,更成為資本市場投機炒買的衍生品,以至於最高峰時一個的士牌可以炒高至超過800萬元。從簡單的邏輯推理,一輛的士滿打滿算跑滿24小時,一年中能夠賺取多少錢,充其量也不過是三五十萬而已,高達800萬的的士牌明顯虛高,超過了其實際價值。

也正因為如此,網約車直接衝擊了這個固化利益的藩籬,招致他們的強力反對也就不足為怪了。無論如何,網約車大行其道將是必然的趨勢,就連持有多個的士牌的有關人士也難以漠視否認。而在政府日前宣布立法規管網約車之際,近期的的士牌出乎意料地上漲了5萬左右。似乎昭示着,規管網約車,令到市場趨向公平合理的自由競爭,消除了舊軌道上的的士運行的霧霾,對傳統的士行業而言,似乎也是必須面對的好事。

本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以市民福祉為依歸的施政理念,在具體施政策略上,更加注重政策的實際成效,特別是對解決民生政策難題向來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破除利益藩籬。只要社會整體利益有需要,只要有利於市民福祉,只要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就不會迴避爭議,如簡樸房、輸入外勞等,明知會出現反對聲音,但必須落實。當局亦再三強調,期望立法會持平審議,顯示特區體制雖然是行政主導,但政府施政依然要尊重司法裁決及立法監督。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此前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會穩步有序推進網約車發展,希望不影響現時運力。至於網約平台收費,陳美寶指交由市場供求而定,惟政府希望以市民優先,將會保留一定權力,當出現惡性競爭、如「內卷」、「割喉式」價格戰等,有可能會介入。長遠希望的士業及網約車可以持續發展,以其他地方如內地的營運經驗等作為參考指標,在數量上「要求共識,搵平衡」。

打造網約車與傳統的士業公平和諧的競爭環境,並藉以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素,這是各界的普遍共識,也是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針對的士行業的疑慮與不滿,網約車的發展,主要取決於政府對網約車平台、網約車派費及網約車司機個人稅費三方面,如何取捨,以期與傳統的士和諧共處平等競爭。

對普羅市民而言,價錢低、服務好、叫車快是最大的期望。但也要考慮到傳統的士業界的現實問題,始終的士牌都是通過高價競價而來,然後由的士司機承租。以現階段實際營運情況來看,的士司機租金一般在每日港幣300元至500元之間,具體價格取決於車輛的新舊程度和車況,平均租車費用約萬元上下。扣除租金和油氣費後,的士司機每日的收入大約每日港幣850元左右,即月薪大約為25000元左右,這還不包括因各種意外停駛即周末休息。由於收入並非外界想像的那麼高,加之較為辛苦,不分晝夜,所以年輕的的士司機買少見少,市民不時見到白髮鶴顏的七旬翁甚至八旬翁駕駛的士,同情之餘,多少有點擔心搭乘安危。

無論如何,網約車勢在必行,這一切很快就見真章。但這並非已經完全化解了傳統的士行業的不滿情結。在引導傳統的士行業加入網約車的同時,傳統的士行業也應該檢討自身並在服務態度服務質素等方面作出切實改善,以贏得市民信賴。當然,基於公平競爭的市場原則,當局也應當在網約車平台,網約車車牌的收費方面,斟酌再三,期望能夠以合理的收費,達致與傳統的士對等的競爭水準。否則,順了哥情失妾意,最終雙雙難得意,兩邊不討好,難以達指營造和諧社會的初衷。

其實,在大數據時代,即便是網約車可能有全職有兼職,收入難一概而論,當局也難以界定一個公允的收費模式,但只要從網約車平台入手,不論兼職還是全職司機,也不論是其電子付費還是現金付費,只要按照其接單載客運行的實際收費,確定一個合理的稅費標準,且初期考慮到平衡傳統的士生存的需要,適當高一點,之後隨着傳統的士陸續全數加入網約車平台,可以在假設的五年過渡期之後,相應調低收費,便能最終達致網約車與傳統的士的和諧共存,且能夠通過市場競爭,進一步提升本港的士服務質素,讓社會滿意,讓市民滿意。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知難而上 破解網約車困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