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本港未有基孔肯雅熱病例 將加強防控

黃凱基稱,基孔肯雅熱主要可透過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廣東順德爆發基孔肯雅熱,截至周二(7月15日)已錄得近480宗個案,本港過去5年沒有錄得相關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黃凱基今日(17日)表示,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已在110多個國家被發現,今年在全球各地已錄得超過22萬宗個案,死亡個案有80宗。他說有關疾病不罕見,本港因應順德的爆發,輸入個案風險增加,當局會全方位應對,做好監察及防控措施。

黃凱基稱,基孔肯雅熱主要可透過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被咬者的潛伏期為2至12天,通常為3至8天。受感染後會出現發燒、紅疹和嚴重關節痛,一般持續數天會有明顯改善,但亦有人的症狀會持續較長時間。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目前並無疫苗。

黃凱基又說,炎熱多雨天氣下要做好防蚊措施,尤其到一些受蚊傳播疾病影響地區,要使用「蚊怕水」、穿着寬鬆和淺色衣服、防止積水等。他提醒從高風險地區回港的市民,要持續2星期使用驅蚊噴霧,避免病毒透過蚊子在社區傳播。

徐樂堅:將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 呼籲留意外遊回港求診人士有否病徵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昨日(16日)說,根據廣東省的資料,現時基孔肯雅熱的爆發主要集中在順德的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並非港人熱門旅遊地點。惟因市民頻繁往來粵港等地,本港出現輸入個案的風險有所增加。因應順德的情況,衞生署已加強向旅客提供防蚊叮的健康忠告,並提醒回港旅客如出現病徵,應盡快求醫或聯絡港口衞生人員求助,懷疑個案會被轉介往醫療機構跟進。中心港口衞生科會加強巡查口岸,確保良好環境衞生及病媒控制措施到位;並持續進行健康宣傳,亦與相關持份者,如航空公司、旅遊業界等保持緊密聯繫,適時更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

此外,中心將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呼籲留意外遊回港的求診人士是否有相關病徵,如發現基孔肯雅熱病例,應轉介病人入院治理,並即時按既定機制向衞生署呈報,以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工作。中心的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會為懷疑個案進行檢測。中心亦已知會醫院管理局在各公立醫院提高警覺及作出相關應變準備。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衞生署:本港未有基孔肯雅熱病例 將加強防控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