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入唔到大學≠失敗 其他出路「風景」一樣靚!

2025年中學文憑試於7月16日放榜。(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今日(16日)是DSE放榜日,祝願各位考生收穫滿意成績。即使成績未如理想,也無須灰心。因為DSE只是人生其中一站,絕非終點。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和政策研究院高級講師蕭珮而博士近日接受點新聞訪問指,現今社會升學出路多元,不再局限於「入八大」。她鼓勵考生放眼更廣闊的道路,探索合適自己的職涯與學習方向。

資歷架構逐級而上 總有啱你選擇

蕭珮而表示,隨着政府在青少年升學上的資源投放日益增加,學生即使未能透過DSE直接升讀大學學士學位,亦可經由資歷架構循序漸進修讀心儀課程。她補充,經Non-JUPAS途徑入讀大學的學生比例增加,意味着即使學生DSE失手,仍有無限可能。

資歷架構共分七級,除第五級的學士課程外,DSE畢業生最常接觸的是第四級的高級文憑、副學士、應用學習證書,這些課程可助學生認識行業及自身興趣,再銜接至心儀學士課程。

以安老服務為例,市面上有多間院校提供相關高級文憑課程,包括健康科學、綜合社會及健康服務、護士訓練等,均為資歷架構第四級。此外,嶺南大學等高等院校亦提供學士學位,並設有與樂齡科技相關的學科,為學生鋪設完整學術及職業發展道路。

嶺大研究生院和政策研究院高級講師蕭珮而博士鼓勵學子,放眼更廣闊的道路,探索合適自己的職涯與學習方向。(嶺南大學)

學術VS應用? 名校迷思

根據與中學教師交流經驗,蕭珮而發現家長和學生對於升學的看法存在落差。家長往往聚焦於院校排名與職業出路,而忽略學生的個人興趣、性格與志向。

「今日大學提供的課程十分廣泛,辦學理念與性質亦相當不同。有些大學集中研究學術,導致排名或許更高,但有大學行實踐應用路線,給予學生更多實踐和服務的機會。」蕭珮而建議,家長應多與子女溝通,再作出路向選擇。

即使入不到「八大」,仍可以從不同學科選擇中找尋自己感興趣的出路。蕭珮而舉例,有同學曾想進入紀律部隊,惟成績未達要求,轉投安老機構從事項目策劃工作。他通過在職深化行業認知,結合對運動的興趣,走出跨領域的職業道路。「原來有很多專業,可以放入自己的職業之中。透過在職,重新發掘自己的興趣。」

香港銀髮經濟潛力大。(資料圖片)

安老行業需求殷切 結合興趣跨界發展

對仍未明確方向的學生,蕭珮而建議,應主動尋求校內生涯規劃組別的老師幫助,「學生往收到成績單後,才思考究竟自己的出路應該如何選擇。其實應把握機會,及早與學校老師溝通。」

問及推薦行業,蕭珮而建議,可以將目光投向需求大增的安老服務與樂齡科技行業。香港65歲以上人口佔比已逾兩成,政府自2018年起投入逾10億元推動「樂齡科技及創科應用基金」,在2024-25年度向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支援院舍及家庭照顧長者。

蕭珮而指出,亞太區如日本、中國台灣、新加坡、中國內地等地已將「樂齡科技」作為發展重點,香港亦積極跟進推廣銀髮經濟。相關行業涵蓋醫療、金融、零售、科技等範疇,是典型的跨領域、跨專業行業。至於待遇方面,以社會福利署「青年護理服務啟航計劃」為例,護理員起薪介乎約$15000至$18000,保健員則可達$18000至$25000不等。

除安老行業外,蕭珮而亦看好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領域發展。相關應用範圍廣泛,更已成為政府與職業訓練局重點培育方向。她鼓勵學生跳出學科框架,將興趣與大環境需求結合,把握發展機遇。

蕭珮而勉勵學子,綜合考慮行業前景、個人興趣和社會貢獻作出選擇,在未來道路上找到自身興趣。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報道:

DSE放榜|盤點歷屆DSE 哪間學校狀元最多?

DSE放榜|約1.6萬考生考獲升資助大學門檻 平均1.2人爭1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DSE放榜|入唔到大學≠失敗 其他出路「風景」一樣靚!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