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會談轟炸重建同時登場 烏克蘭的未來在何方?

文/上江南

7月8日至11日,第58屆東盟外長會及系列會議在吉隆坡召開。在東盟外長會期間,包括中國-東盟外長會、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王毅、魯比奧和拉夫羅夫等的會面在內的多場重頭戲在7月10日至11日舉行,取得了積極成果。

羅馬時間、俄羅斯時間、馬來西亞時間,都是7月10日,俄烏衝突的話題同時登場,會面、轟炸、重建同一天舉行,畫面感十足,決定烏克蘭未來的特朗普專注於給各國領導人發關稅信,無暇顧及參與,沒有特朗普參與的俄烏衝突,能取得積極成果嗎?

魯比奧、拉夫羅夫第二次會面

7月10日,同時來參加東盟外長會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會面引起各界的關注,本次會面是魯比奧就任國務卿以來,和拉夫羅夫的第二次會面,上一次是在今年2月,沙特利雅得會談。

50分鐘的會面,兩國外長討論了俄烏衝突議題。CNN引述魯比奧的說法,美俄雙方進行了「坦誠」對話,魯比奧轉達了特朗普對俄烏和平談判陷入停滯感到失望和不滿。俄羅斯外交部會後聲明,也提到了「坦誠」、具體的交換意見,兩國外長重申了致力於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的重要性,重點討論了恢復俄美經濟和人文合作、恢復直航促進俄美社會間的交流。

而在美國,CNN報道,7月初,美國防長赫格塞斯批准了暫停向烏克蘭運送部分武器。筆者認為,兩國外長會面前,美國防長營造了會談的良好氛圍,是符合特朗普調解俄烏衝突大方向的,魯比奧和拉夫羅夫進行了50分鐘的「坦誠」對話,坦誠兩個字,在外交術語上,差不多就是各說各話、各自表達的意思,基本上不會取得多少積極成果,但從俄羅斯外交部的聲明來看,兩國外長會面,在俄羅斯角度,其重點已經從俄烏衝突問題轉變成期望恢復俄美交流為主,俄羅斯希望解除制裁的意願已經在多個場合向美方表達,也得到了美方的積極回應。

100億歐元,歐洲要重建烏克蘭?

時空轉換到羅馬,當地時間7月10日,歐洲舉行了烏克蘭重建會議,包括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德國總理默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烏克蘭特使凱洛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均現場出席,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視頻出席了為烏克蘭籌集重建基金的會議。

澤連斯基希望的烏克蘭版本的「馬歇爾計劃」,需要至少4000億美元的重建資金,而在本次有歐洲領導人出席的籌款會議,僅僅得到了一個100億歐元的承諾,馮德萊恩宣布成立新的烏克蘭基金,但錢誰出,分別出多少,並沒有對外公布。而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已經落到了美國之手,沒有多少抵押物和還錢能力,重建烏克蘭的錢,歐洲真的能出多少?筆者對此表示懷疑。

歐洲舉行本次會議前後,基輔再次遭到大規模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雖然三地有時差,但美俄外長會面、基輔遭到轟炸、歐洲籌集重建基金在同一天上場,持續了3年多的俄烏衝突,終於讓歐洲認識到沒有美國的積極參與,歐洲深深的無力感,有心無力的歐洲開始從支持烏克蘭反擊俄羅斯,這個「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行動一點點」的階段,正式回到「後俄烏衝突時代」的現實,開始籌劃、討論如何籌錢讓烏克蘭可以重建,從三個畫面上來看,俄烏衝突如何結束、何時結束,主導權依然掌握在俄羅斯手裏,一旦普京總統收集到足夠的籌碼,隨時可以結束這場持續3年多的俄烏衝突,那時候,才是討論烏克蘭重建的真正時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會談轟炸重建同時登場 烏克蘭的未來在何方?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