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玉婷
第十六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高中組 一等獎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中華民族五千餘年歷史中,並非未嘗風雨,而是歷經波折才有如今之繁榮昌盛。從弱國無外交,到國際強國;從國破山河在,到山水壯麗。每一步路都在訴說着民心的統一與那如烈火般燃燒的民族魂。
昔日,邊疆民族不斷侵擾令華夏子民難以安居樂業,而皇帝政權亦受威脅,邊疆蠻夷如猛獸般埋伏着,望乘人之危出擊制勝。例秦朝時的匈奴曾多次南下侵擾,使祖國一統之大業屢次受擾。而當時的民眾則齊心協力,一磚一瓦地構建出那盤旋在山背的巨龍——長城,每一塊瓦磚都鐫刻着先輩的汗水,他們不畏辛勞,只為還國家一片安寧。團結一致之心是一把利刃,可以斬除前方一切荊棘,每一顆心跳動的頻率保持一致,碰撞出比煙火還要燦爛的民族魂。而後的蒙恬北伐、岳飛精忠報園、鄭和七下西洋都在訴說着國民心中的一把火,他們生於不同朝代,可心中所想、所做、所吶喊之事卻是不謀而同——興國家之大業。每一個華夏子民的心中不止有夢,更有偉大的中國夢。
此後,面對列強的入侵,令中國面臨瓜分之危,眾人齊心一致對外,在國家簽署不平等條約之時,五四運動的種子正悄然種下,於巴黎和會後正式爆發。那是民族之心的不滿,不願清廷將國家主權拱手讓人,更不願他國將中國視如草莽,於是這場愛國運動便裹挾着民族的希望展開。每一個靈魂都在這場運動中點亮黑夜,那十四億的心靈無論在何時都是最耀眼的存在,民族魂使黑暗中的黎明,照見祖國前方的路途。在那腐朽的時代,又有無數的革命戰士站出,他們用盡全力揮舞着手中的旗幟,一聲聲吶喊縈繞在耳,只為掙脫封建禮教的桎梏,讓國家走向自由之路,耳畔旁的吶喊直擊心靈,彷彿又裹挾着民族之魂,聲嘶力竭地高歌着民族之心。
放眼如今安穩的世代,民眾的團結之魂又在何方興起?他在奧運場上那一幕幕動人心魄的賽場上;在每個坐在電視前支持賽事的家中;在各地拚盡全力練習的訓練場上。他們想以運動詮釋祖國之強,以公平競爭換取他國的刮目相看,將民族之魂燃燒得比賽場上的火炬還要旺盛。跳水場中的全紅嬋、乒乓台上的孫穎莎屢次奪冠,無一不在訴說着國家的繁榮昌盛,因而培育如繁星般耀眼的體育奇才。而國民亦為國家能成為體壇中閃閃發光的存在,不乏勞累,以堅毅之軀反覆練習;或是在觀眾席上吶喊加油,冀望能為中國選手注入一絲力量,成為他們在賽場中的堅固後盾。無論是在場上又或場下的國民,都是為了向他國證明祖國之強,為國爭光,這民族魂自古至今都連綿不斷地燃燒着,比那漫天星辰還要璀燦。
路漫漫齊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夜色難免黑涼,吾輩青年應以堅毅之姿,示愛國之態,不應輕言放棄、以滅民族之火。民族之魂傳承千年,只有如先輩般心中有國家,秉持着為國捐軀之心,才可跟那熊熊燃燒之魂延續。又應如諸葛亮般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魯迅般在國民被黑暗籠罩無法看清前方之路時以以筆為刃,作出那一篇篇動人心弦的文章喚醒國民;如林則徐般在社會萎靡,百姓吸食鴉片之際勇敢站出,銷毀鴉片.每一位愛國名人都在盡已所能救國於危難之中,興國於安穩之間,他們的民族魂至今都在點亮着我們,令我們走向正確之路。而我們身為華夏子民,又怎敢輕言放棄?儘管我們每人的力量是微弱渺小的,但卻並非是微不足道的,我們的每一片真心都令那民族之火燒得更旺,只要眾人齊心協力便能讓那偉大的民族魂流淌進每人的心底,倘伴於天空,令眾人都銘記着這份中國情。
新時代的號角已然吹響,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心懷夢想與希望、以興國之大業為任乘風破浪不懼礁石,拚盡全力抵達彼岸,將那象徵民族之魂的旗幟插入整片大陸之中,向世界宣告着我們的勝利。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