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7月6日至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第17次會議,巴西總統盧拉作為東道主主持了領導人開幕式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本次會議,他在演講中提到:「金磚國家作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應當堅持獨立自主,展現責任和擔當,在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方面拿出更大作為,努力成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先鋒力量。」盧拉在開幕式演講中,抨擊了北約國家2035年大幅增加國防開支計劃,稱「投資戰爭比投資和平容易」,形容國際法已變成「一紙空文」。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里約熱內盧宣言》7月7日公布。宣言中提到,貿易限制措施激增,無論是濫施關稅和非關稅措施,還是以環保為幌子的貿易保護主義,都可能導致全球貿易進一步萎縮,破壞全球供應鏈,加劇國際經濟貿易不確定性,從而加劇現有經濟差距,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前景。對單邊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上升表示嚴重關切,這些措施扭曲貿易並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莫迪在C位 從攪局者變身配合者
7月初,印度總理莫迪便開啟了第三任期內到今天為止最長的一次訪問,跨越3大州,歷時8天,重頭戲就是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莫迪這次特意安排超長訪問,一是對沖5月7日印巴空戰中,印度6架戰機被擊落的不利形勢,二是展現印度對「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筆者認為是作秀),其背後真實目的是轉移國內反對派對莫迪的批評以及宣示印度的願景、提升印度的國際影響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出於各自原因,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印度總理莫迪第一次站到「C位」,破天荒地抓到一個中俄最高領導人都不在的場合,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樣,印度媒體報道本次會議時使用了莫迪「金磚獨秀」、「外交勝利」這個說法,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對印度這種說法並不認同。
莫迪在演講後,還在社交媒體貼出演講內容,其中有一條讓筆者感到憤怒,有配合美國、博取特朗普歡心、影射中方的嫌疑。內容是:「成員國除了在關鍵礦產和技術方面加強合作外,還必須確保在任何國家都不會將這些資源僅用於自身利益或作為武器。」
中俄最高領導人缺席峰會,都有其特殊原因。筆者猜測,或許與4月29日金磚國家外交部長會議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沒有發表聯合公報有關。當時僅有輪值主席國巴西發表了一個主席聲明,譴責貿易保護主義。外長會是領導人峰會前的重要會議,11個成員國外長意見都不能達成一致,領導人峰會是否能做出突破和攪局的印度能否配合無人知曉。
印度總理莫迪這次高調出席,又出奇地配合領導人峰會發表宣言,和過去無論在金磚國家還是上合組織的國際會議中,都充當「攪屎棍」、「拆台者」的角色天壤之別。比如2024年俄羅斯舉辦金磚峰會,「金磚幣」計劃被印度否決,特別是特朗普反對去美元化後,莫迪政府立刻表示沒有去美元化的計劃;在以色列空襲伊朗後,上合組織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襲擊伊朗,莫迪政府跳出來說,這個聲明印度沒有同意。
印度媒體所稱的莫迪「金磚獨秀」,「妄想」充當全球南方的領導者角色,而印度又不願且無能力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還想博得特朗普的歡心,主導會議議程,印度的這些「小伎倆」早已被金磚國家組織的成員國識破。為了獲得莫迪的配合,發表宣言,巴西總統盧拉可謂煞費心思,安排莫迪拍照在C位,給予了最高禮遇。筆者認為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2026年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將在印度召開,如果印度繼續充當「攪屎棍」,那麼2026年的金磚國家峰會是否還能順利舉行,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