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國家級經開區升級 香港應勇於擔當主動對接需求

白明指,「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理念同樣適用於國家級經開區的合作需求。(資料圖片)

【點新聞報道】近日,商務部印發《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在27日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工作方案》共提出4個方面16項政策舉措,包括鼓勵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領域外商投資,支持數字服務出口,支持「數實融合」等。會上商務部還透露,下一步將在「一個加強、三個加快」四方面,包括重點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聯動、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創建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等方面,出台支持國家級經開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措施。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對點新聞記者提到,迄今為止,中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已經超過40年時間。作為對外開放的園區,各地的經濟開發區始終走在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列,不僅對加快對外開放起到了引領作用,對拉動國內經濟增長帶來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數據顯示,到2024年,全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達到232個,遍布31個省(區、市),創造地區生產總值達16.9萬億元人民幣。貢獻了全國24.5%的外貿總額以及23.4%的實際使用外資。

白明認為,這次的《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進一步強化其作為「制度型開放重要平台」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讓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未來發展有了新的方向,比如打造新質生產力,尤其是結合了AI技術等高科技元素的高標準數字園區、智能工廠以及未來產業等。

白明指,「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理念同樣適用於國家級經開區的合作需求。在經開區提質增效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需求,包括高端服務、國際貿易、金融創新、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這些,正是香港作為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所在。

白明續指,香港應當勇於擔當,主動對接經開區需求。除上述領域,經開區在數據跨境流動、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國際接軌方面,還需要香港發揮普通法體系和國際規則銜接的優勢。他強調,這種對接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惠互利的,關鍵在於香港要準確把握經開區轉型升級中釋放的需求信號,主動作為。因此,在「開發區所需,香港所長」的理念下,香港應將優勢轉化為服務國家發展的實際貢獻,也可以說,凡是香港能發揮「所長」的地方,就是香港的機遇。

據悉,《工作方案》中支持具體產業的舉措有:鼓勵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領域外商投資,支持數字服務出口,建設內外貿融合發展產業集群、國際樞紐物流中心等;為經開區賦權賦能的舉措有:加大先行先試授權、支持經開區與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優先安排品牌活動等;涉及財稅的舉措有:指導落實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

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支持國家級經開區製造業發展提質升級、「數實融合」,就是數字和實體經濟融合的相關舉措,包括支持重大技術改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發展服務型製造,孵化未來產業,建設高標準數字園區、智能工廠、算力基礎設施等。此外,《工作方案》還提出了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促進產業轉移承接等務實舉措。

(點新聞記者朱燁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專家:國家級經開區升級 香港應勇於擔當主動對接需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