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批平台機制不合理 Keeta回應:會將意見納入改進方案

Keeta今日正式向外送員發布公開信,就相關爭議作出解釋。(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本月Keeta外送員於荃灣、九龍城、中環、紅磡及天水圍等區域發起罷工行動,抗議平台單價遭下調、實施優先派單機制及搶單制度,導致收入受損。5月17日,九龍城區外送員加入罷工行列,數十人於新蒲崗越秀廣場集結,現場有外送員展示早前接獲的港島跨區雙訂單報酬單據,顯示僅獲55元酬勞,批評平台制度不合理,要求Keeta正視問題並改善外送員待遇。今日(28日),Keeta發布公開信,就相關爭議作出解釋。

Keeta發布公開信,就相關爭議作出解釋。(Keeta網站截圖)

Keeta在公開信中表示,過去一月已與外送員進行16次面對面交流,承諾將意見納入產品及服務改進方案。針對外送員反映的「搶單列表」使用安全疑慮,公司強調該功能僅佔整體訂單極小比例(現場派單模式佔近9成),並將逐步優化設計以提升操作安全性。就爭議較大的「K GO」優先派單機制,Keeta解釋該機制旨在為高頻接單者提供短距離、高密度訂單,參與者收入平均增加逾2成。針對疊單導致的準時獎金爭議,公司承諾持續優化路線規劃並定期檢視異常情況。此外,Keeta說明外送員每單收入由基本服務費、補貼、準時獎賞及用戶小費組成,具體金額因應上線時段、配送距離、難度及市場需求等因素調整。

孫玉菡表示,平台工作者最關注因工受傷的補償事宜。(點新聞資料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據統計,平台工作者最關注因工受傷的補償事宜。勞工處去年11月亦曾舉行集思會,讓政府、平台公司、勞工界、學者及保險業界代表就如何保障平台工作者,包括其因工受傷的補償事宜,表達及交流意見。政府將於今年內提出進一步改善平台工作者權益的方案,並會考慮以立法方式加強保障平台工作者。

最高人民法院去年發布指導性案例,指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係,關鍵是要看是否存在「用工事實」,構成支配性勞動管理。對於當局有否參考該等案例制訂有關保障路向,孫玉菡指出,在香港,法庭案例亦已定出一系列考慮因素,分辨一名人士的身份屬自僱人士、獨立承包商還是僱員。有關因素包括被指稱為僱主者對被指稱為自僱者的工作是否有控制權;以及被指稱為自僱者的人士可否聘用幫工、是否自備工作所需的器材或工具、是否需負上財政風險等。如果雙方實質上存在僱傭關係,即使僱主聲稱僱員為自僱人士或承包人,仍須就該名僱員履行勞工法例下的責任,包括承擔觸犯僱傭權益條款的刑責。

他強調,若雙方實質存在僱傭關係,即使合約標明為自雇或承包,僱主仍須履行勞工法例責任。政府將持續研究內地及海外政策,結合本地實際優化保障措施。對於內地企業為外送員繳納「五險一金」的做法,孫玉菡回應稱,香港現行《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規定,18至64歲僱員及自僱人士(豁免者除外)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若平台工作者被界定為僱員,企業須依法登記並承擔僱主供款;若屬自雇,則由從業者自行登記及供款。政府會繼續通過聯絡小組,鼓勵平台公司採取合適的措施,改善平台工作者的福利。

相關閱讀:

孫玉菡:取消強積金對沖不會令企業成本上升 將監察資助發放情況

孫玉菡: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反應理想 一般就業政策以旅遊業居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外送員批平台機制不合理 Keeta回應:會將意見納入改進方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