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加緊海試 殲-35將登航母

央視新聞報道,中國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圖為此前公布的福建艦海試畫面。

【點新聞報道】據央視新聞報道,作為我國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報道並援引軍事專家表示,殲-35等能夠上福建艦的隱身戰機也在進行試飛和試驗,待配備電磁彈射器的福建艦入列以後,可大大提升人民海軍近海防禦和遠海護衛作戰能力。

此間軍事專家對《大公報》表示,福建艦服役後,中國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福建艦具有可搭載戰鬥機型多,艦載機可實現「滿油滿彈」起飛等優勢,可大大提高航母及航母編隊作戰能力,推動中國海軍向近海防禦、遠海防衛轉型。

福建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

央視報道,與常規航母相比,採用彈射起飛的航母優勢非常明顯。首先是戰鬥機可以滿載燃料和彈藥起飛,相當於直接提升了戰機的作戰能力。同時彈射起飛還可讓航母具備搭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能力,從而大幅提升航母的預警探測和對艦載機的空情保障與指揮調度能力。

此外,電磁彈射器還可以方便地控制彈射力度,大到運輸機、預警機,小到無人機的各類機型都能以彈射方式從航母上起飛,使航母的作戰模式更靈活。

固定翼預警機上航母 擴展編隊探測範圍

軍事專家曹衛東表示,當採用電磁彈射以後,福建艦每晝夜起降飛機可以大幅度上升,海上爭奪制空權、制海權能力非常強大。福建艦進行海試時,殲-35等能夠上艦的隱身戰機也在進行試飛和試驗,作戰能力更強。福建艦入列後,可大大提升人民海軍近海防禦和遠海護衛作戰能力。

此間軍事專家張軍社對《大公報》表示,一艘航母下水之後一般要經過舾裝、繫泊試驗和海試三個階段才能正式服役,大約需要3至4年時間。

福建艦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母,所採用電磁彈射技術比較複雜,需要較長時間調試測試,來保證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福建艦已經經過舾裝、繫泊試驗階段,近期正加緊海試,這也意味着距離正式服役不遠了。」

張軍社指出,福建艦與遼寧艦和山東艦相比噸位更大,可搭載作戰飛機更多。最突出優勢還是所使用的電磁彈射系統,令福建艦可彈射起飛固定翼型預警機。「我國之前兩艘航母都無法攜帶和起飛固定翼型預警機,該機型在福建艦上艦後,可大大提高航母編隊作戰預警探測範圍,提高空中作戰指揮能力和制空作戰能力。」

進入三航母時代 滿足基本作戰需求

其次,電磁彈射器可以使航載戰鬥機實現「滿油滿彈」起飛,提高航母編隊遠海制空制海能力。滿油滿彈起飛就是戰機攜帶最大載油量和最大載彈量起飛,戰鬥機航程、作戰半徑、攜帶導彈和精確制導彈藥都會大幅度增加,其制空、制海和對陸打擊能力會獲得極大提高。「已經公開的新型彈射型艦載機殲-15T極有可能搭載在福建艦上,待福建艦正式服役,將成為中國海軍對海作戰力量的倍增器。」

此外,電磁彈射器準備時間短,可維護性較好,最大彈射量較高,這意味着福建艦航母起飛戰鬥機數量更多,速度也更快。「目前海試重點應該是艦載機利用電磁彈射器進行彈射起飛和攔阻着艦。使用電磁彈射系統可以提高艦載戰鬥機起飛速度、出動數量等出動能力,從而提高航母制空、制海和對陸打擊能力,提高航母及航母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張軍社說。

張軍社指出,福建艦服役後,中國海軍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可進一步提高中國海軍遠海防禦作戰能力,對中國海軍向近海防禦、遠海防衛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說明國家大型艦艇建造能力、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等都實現大幅提升。

張軍社表示,縱觀世界各國使用航母規律,擁有三艘航母才能滿足最基本作戰需求,一般一艘航母執行作戰執勤任務,一艘用於訓練,還有一艘進行保養維修。「但是中國擁有1.8萬公里長的海岸線,需要維護的海外利益以及履行國際責任義務需要也在不斷增長。未來,我們還需要再建造幾艘航母,才能滿足國家維護領土主權、海洋權益以及履行大國國際責任和義務的需要。」

艦載武器|殲35海空軍兩用 總設計師披露將登航母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空軍第二型隱身戰機殲-35A首次公開亮相,並進行動態飛行展示,證實了新型隱身戰機殲-35A已歸隸空軍戰鬥序列。而在是次航展開幕日上,殲-15、殲-35總設計師孫聰院士披露,「殲-15和殲-35兩型飛機都會上航母!」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介紹,在是次航展進行動態飛行展示及室外實機靜態展示的殲-35A是空軍型的版本,展廳的殲-35模型則是艦載型版本。

殲-35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製、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飛公司生產,是新一代隱形多用途殲擊機,採用氣動、結構與隱身一體化設計。專家介紹,殲-35是一機多型的空海孿生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逼近30噸。

山東艦實戰演練 設緊急更換阻攔索項目

福建航母正在加緊海試,山東艦也在磨礪實戰本領。據央視報道,近日,海軍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進行飛行保障全流程演練,緊貼戰訓任務磨礪官兵實戰本領。報道指,五年來,山東艦刷新我國航母事業多個「首次」,探索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航母事業發展之路。

山東艦。

演練情節隨機 檢驗官兵應變能力

山東艦飛行保障全流程演練中。隨着全艦廣播響起,在山東艦甲板上,身着各色甲板識別服的飛行保障人員迅即奔赴各自戰位,組織模擬放飛。消防保障組、醫療救援組全時待戰,做好處置突發情況的準備。演練過程中,導調組臨機導調應急更換阻攔索、損害管制救援等特情,檢驗官兵的應急處置能力。

山東艦艦員謝天理直表示,此次演練,情節隨機、特情複雜,更加貼近實戰化,有效檢驗了官兵的應急處置能力。訓練過程中,官兵們處置有序、配合默契。

自年初起,山東艦組織不同背景下的模擬訓練,與海空兵力進行艦機協同、區域制空等課目演練,重點檢驗多兵種聯合作戰能力,積極打造航母戰鬥力新的增長極。

2020年5月,山東艦開始出海執行軍事任務,這是它入列後首次航行訓練,標誌着山東艦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五年來,山東艦刷新中國航母事業多個「首次」,探索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航母事業發展之路。

山東艦是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艦,是中國重要的戰略威懾力量。2019年12月,山東艦正式入列,中國海軍進入國產航母時代,從近海練兵到遠海部署,圓滿完成10餘項重大演訓任務。如今,隨着山東艦航母編隊的戰鬥力不斷躍升,航跡也在不斷延伸刷新。

(來源:大公報)

相關閱讀:

我國航母「全家福」 三艦各有哪些特點?

專家解讀:福建艦距離服役不遠 中國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福建艦加緊海試 殲-35將登航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