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民主題培訓邀重量級嘉賓 助青年社工提升專業能力

由青年同心協會有限公司主辦、青年民建聯合辦、香港青年醫生及醫護人員協會和東華三院支持的「優秀青年社工嘉許計劃之社工主題日」今日舉行。(主辦方供圖)

【點新聞報道】在社會服務領域,衝突調解和康復治療是社工經常面對的挑戰,需要掌握專業技巧,才能有效介入各種個案,帶來正向改變。由青年同心協會有限公司主辦、青年民建聯合辦、香港青年醫生及醫護人員協會和東華三院支持的「優秀青年社工嘉許計劃之社工主題日」今日(5月24日)舉行,邀請多位業界資深講者,幫助青年社工提升上述專業能力,裝備自己,推動社會共融。出席活動嘉賓包括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顔汶羽、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青年民建聯副主席唐楚軒、青年民建聯副秘書長傅詠儀以及一眾青年民建聯委員。

梁熙於早上致辭時引用《拆彈專家》的名言「以生命保護生命」,形容社工是很有意義的工作。(點新聞記者攝)

主題日分多個環節,立法會議員梁熙於早上致辭時引用《拆彈專家》的名言「以生命保護生命」,形容社工是很有意義的工作。他認為,主題日內容豐富,緊貼時代需要,例如,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的引入,能夠讓前線人員釋放更多時間,避免重複性工作,繼而提升社會服務的效率。

崔永康特別提及了善用創新與科技的重要性。(點新聞記者攝)

講者之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崔永康講述社會環境的轉變,如ESG概念的普及,鼓勵企業投身社會服務,資助模式亦由政府資助到競爭性撥款為主,社工需要更多傳統領域以外的專業技能。他特別提及善用創新與科技的重要性,例如,用智能手帶收集心跳、溫度、動作頻率等數據判斷兒童的精神健康;運用元宇宙藝術治療培訓青年同理心等等。崔永康認為未來要創新、跨領域和共融,在探索科技與創新方法在可持續社會中應用的同時,亦要反思維持專業,探索最佳實踐,從而共創豐富與鼓勵性的環境,擁抱多元。

蘇文傑律師、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以及參與者在活動後合影留念。(主辦方供圖)

到下午時段,立法會議員顔汶羽稱讚社工身兼多職,既是照顧者、關懷者、同行者,又是政策倡議者和執行者,需要勇敢擔當的使命感,值得尊敬。他相信本次活動能幫助青年社工更好地裝備自己。

蘇文傑律師在分享中表示,調解在香港有着悠久的歷史。(主辦方供圖)

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客席法學教授蘇文傑分享調解在港歷史悠久,已有約40年,適用範疇很多,如離婚、勞資糾紛等等。直至2009年,香港進行民事司法改革,規定訴訟人如無合理理由亦沒有事前進行調解,即便勝訴仍需支付訟費以推動調解發展。調解過程,除非獲得雙方同意,否則不能對外公開,亦不會影響雙方法律權益。

除此之外,大會還請來多位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物理治療師透過個案分享、即時示範等方式講解各自專業如何幫助患者恢復或提高生活技能,改善生活質量。

相關閱讀:

施政報告|青年民建聯倡發展全人教育 提升諮詢機構青年參與比例

青年民建聯倡政府支援青年就業創業 提升民族認同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青民主題培訓邀重量級嘉賓 助青年社工提升專業能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