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小學正大力推動STEAM教育,特區政府教育局早前並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促進包括人工智能(AI)的創新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昨日(20日)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已有近八成教師嘗試使用AI工具輔助教學,但普遍面臨技術門檻、數據準確性及學生抄襲等問題,期望特區政府於推動AI在教育應用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並投入更多資源支援。
是次調查訪問了510多名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教師及校長,其中逾四成教學經驗逾20年。結果顯示,約有22%教師尚未嘗試使用AI工具來輔助教學,原因包括不熟悉AI工具、課時緊迫無暇使用、擔心學生過度依賴而選擇傳統教學方式,或認為缺乏適合其科目的AI工具等。
在已使用AI工具的近八成受訪教師中,主要用於備課、製作教具及處理行政工作,但在批改作業和學生輔導等核心教學環節的應用仍顯不足。此外,教師使用AI頻率普遍不高,僅12%教師每日使用,每周用一至兩次者為數最多,佔38%。
調查又發現,雖然大部分教師認同AI對提升教學效能和學生學習興趣,及減輕教師工作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很多人使用時曾遇上不同程度的困難,逾六成半人指AI輸出內容準確度不足,近四成人認為有隱私及數據安全顧慮。
另外,有八成半教師憂慮學生利用AI抄襲功課,並有不少教師擔心會削弱學生批判性思維及降低自主學習能力。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現時本港教界於推動數字教育的校際差異甚大,教師以AI輔助教學仍面對困難,建議當局未來應重點提供系統化教師培訓及專業支援如定期講座、工作坊及學習圈,鼓勵成功學校分享AI教育經驗,同時可制訂教師AI教學實務指引案例,及加強兩地數字教育專業交流等。
教聯會又建議,特區政府應考慮委託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將早前開發的AI大模型「HKGAI V1」微調至教育界適用版本,多方面支援將AI融入學與教。
(來源: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