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山野論道|特朗普全球貿易戰的發展推演(五)

文/吳煒

正如本系列文章前期所預判的,在內外壓力下,特朗普集團不得不作出妥協,向中國發出了商談的請求,並於歐洲時間上周末與中方團隊舉行了會面。根據5月12日發表的聯合聲明,雙方取得了重大進展,美國取消了4月份加徵的絕大多數關稅(包括4月8日、9日行政令高達100%的癲狂兒戲關稅),而中國亦取消了相應的反制措施。雙方各自保留10%基礎關稅及相應反制措施,4月2日之前的加徵關稅和相應反制措施亦維持。這個結果看似與美國同各國目前的加徵關稅條件相同,不同的是此次美國屬於被動妥協,驗證了筆者「全面貿易戰下美國短期陣痛要強於中國」的判斷(《特朗普全球貿易戰的發展推演(三)》)。

全球資本市場亦陷入狂歡,主要股票指數大幅上漲,短短一個月,從極度恐慌到極度亢奮,市場跌宕起伏風起雲湧,而實體進出口業界卻呈現一片靜悄悄、唯有等待的景象。如今,看似關稅戰已經告一段落,世界卻將開始發生改變,過往的秩序平衡已被打破。正如一個月前在風聲鶴唳中我們做出了獨立冷靜的判斷,在當下的群情激動中亦不能人云亦云,須繼續客觀地對未來發展進行推演。

首先,無論美國當局對進口關稅稅率如何折騰變化,面對全球10%的基礎稅率已經實打實加了,其後續影響不外乎四個方面:(1)在供過於求商品領域,關稅被出口方消化,由出口方承擔;(2)在供不應求商品領域,關稅由利潤豐厚的進口商消化承擔;(3)進口商通過加價轉嫁給消費者,價格上漲激活了國內產能,增加供給進行替代;(4)美國國內不具備替代條件,消費者以更高價格購買,其餘一切沒有改變。綜合而言,美國內有形商品價格大概率會或多或少出現上漲,並經過2-3個月傳導到工資和服務業,從而推高通貨膨脹指數,延緩美聯儲降息決定。

在不公平的社會分配機制下,通貨膨脹還有一個潛在的後果,是會使本可承擔基本家庭開支的最低收入群體再難以承擔,從而尋求福利救濟或造成社會不穩定,影響共和黨支持基礎和選舉態勢。所以在後續關稅政策和吸引製造業回流的政策平衡上,筆者預計以民生日用品為主的低端製造業不會成為短期促回流目標,關稅大概率不會再輕易提升。

這樣,潛在的24%關稅構成不確定的調節性因素,針對不同產業商品可能有不同的釐定稅率。特朗普新政的幾大戰略目的不會輕易放棄:(1)促進(中高端戰略性)製造業回流;(2)創造合適就業機會;(3)削減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亦即各國美元外匯儲備);(4)保證共和黨選舉成功;(5)使特朗普家族再次「偉大」。4月份的極限壓力測試讓特朗普集團碰了一鼻子灰,所以不排除使出緩兵之計。但是,或與其期望削減貿易逆差的願望相悖,參照今年一季度的情況,在預期關稅可能進一步提高而產能轉移長期耗時下,未來90天美國進口商可能會變本加厲地增加庫存,從而超常規擴大貿易逆差,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美國GDP再次出現季度衰退。而對比鮮明的是,中國出口廠商們可能會迎接潑天的訂單,從而為宏觀經濟發展貢獻強勁支持。

持續增加的美元外匯儲備如果不能用於購買持有方期望的資源,則將毫無價值,傳統購買美債形成回流的閉環運作也被特氏集團的天馬行空思路(如發行百年零息債替代)破壞,所以各國近期積極囤積黃金和比特幣等無國家背景貨幣。這種處理方式不會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在天馬行空思路下,不排除出現各方鼓勵美國進口商用人民幣購買中國產品的情形。而此情形的前提,當然是他們手上有人民幣。

而孜孜不倦為全世界人民奉獻精彩表演的「交易藝術大師」,則有機會陷入宏觀經濟環環相扣的迷局,最後發現自己未必事事如意,唯有在社區平台上教人買股次次命中,身邊人賺得盆滿缽滿,因此不少人覺得他最合適的頭銜是「內幕交易大師」。

相關閱讀:

山野論道|特朗普全球貿易戰的發展推演(四)

(有片)重磅!中美發表聯合聲明 大幅互降關稅(全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山野論道|特朗普全球貿易戰的發展推演(五)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