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母親節將至,新青年論壇今日(10日)發布一份關於母親節慶祝計劃及北上與留港過節意向的深度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受訪市民計劃母親節留港慶祝,大多選擇以聚餐的形式過節,彰顯「團圓」和「家庭和睦」,藉此表達對母親的愛與感激之情。

新青年論壇近日攜手多名婦女界代表,於2025年4月28日至5月8日,通過音頻電話隨機抽樣,針對母親節慶祝計劃及北上與留港過節意向,向517名18歲及以上香港市民展開深度調查。此次調查不僅聚焦節日安排,更着重探究了市民對香港家庭友善雇傭措施的看法,旨在為構建更和諧的社會與職場環境提供參考。

調查顯示,近半數(48.9%)受訪市民計劃與家人共度母親節,以表達對母親的敬愛與感恩。30-39歲和40-49歲這兩個年齡段的市民過節熱情格外高漲,超六成表示會精心安排慶祝活動。
聚餐為主導 留港慶祝成主流
在慶祝方式上,聚餐毫無懸念地成為主流選擇,一家人圍坐一堂,共享家常美味,承載着濃濃的親情。還有部分市民選擇贈送節日賀卡、禮品或花束,以細膩的方式傳遞心意。值得一提的是,18-29歲的年輕群體更傾向於選擇贈送禮物,這或許與他們相對有限的經濟能力有關,但那份對母親的愛卻絲毫不減。
而預算方面,近四成受訪市民計劃消費「一千元或以上」,超三成預算為「500至1000元」,這反映出市民在表達對母親愛意時,願意投入一定的經濟成本。
儘管近年來北上消費熱潮持續升溫,但調查發現,大部分市民仍選擇留港慶祝母親節。其中,18-29歲和40-49歲市民雖有一定北上慶祝的意願,但整體來看,留港過節仍是主流。留港市民主要考慮「長輩主要在香港」,希望能在熟悉的環境中陪伴母親,共享天倫之樂,同時「習慣在本地慶祝」也是重要因素。
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受關注 在職母親需求更迫切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商界實施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助力員工平衡工作與家庭責任。然而,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48.6%)受訪市民認為香港現行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尚不完善,僅有約三成(27.8%)市民表示滿意。從職業與家庭角色劃分來看,超六成在職人士認為企業現有的家庭友善措施不足。在職爸爸中,過半數不認同當前企業文化;而在職母親的不認同比例更高達近七成,她們對家庭友善措施的需求更為迫切,也更加希望能有「與家庭需要相關的特別假期」,以應對家長假、恩恤假、緊急事假等家庭事務。
對於具體的家庭友善措施,超三成市民提議為在職媽媽設立「靈活工作安排及彈性上班時間」,讓她們能更好地照顧家庭,同時兼顧工作。近兩成市民支持「提供或資助託兒服務」,以減輕在職父母照顧孩子的負擔。此外,「提供子女醫療保險」及「提供家庭需要相關的特別假期」等措施也受到一定關注。

香港重視家庭價值 節慶有助涵養良好家風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黃麗芳認為,中華民族向來重視家庭價值,「家和萬事興」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母親在這一傳統美德中發揮着關鍵紐帶作用。母親節不僅是一個表達愛意與感恩的節日,更是涵養良好家風的重要契機。社會各界應藉此機會,加強家庭家風建設,傳承和弘揚敬老愛幼、母慈子孝等傳統美德,讓家庭成為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
(點新聞記者鄭洢林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