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控煙十招應「斬件」 先推社會有共識的招數

文/華德財

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政府沒有繼續增加煙稅,並稱會重新審視,社會都以為政府已經看到控煙政策效率不彰,需要調整。可是,4月底最終推出的「控煙十招」並無任何調整,當局仍然堅持以捆綁式將十招全部放上立法會審議,其中不乏較大爭議的政策,使無論煙民或非煙民都不買賬。

其實「控煙十招」裏面有些政策社會是歡迎的,例如加重私煙罰則,禁止排隊吸煙,擴大禁煙區範圍等。但是一些政策卻如加煙稅一樣,引起不少爭議,如禁止另類煙草產品,及禁止加味煙,社會不少輿論認為,這樣做並不會減少市民使用這些產品,反會令使用更加地下化,使私煙更加氾濫。

更甚的是,因為政府不願規範銷售另類煙,這些本來可以納入庫房的寶貴稅款就流失在私煙市場。而加味煙方面,根據政府自己估計的數字顯示,有近四成50歲以下煙民使用加味煙,在如此高的使用比率下,加上政府只是禁售不禁用,我們也可以想像需求同樣只會流向地下市場,再使煙稅收入減半。

目前本港煙稅收入僅38億元,已經較2022年減少了41億元,禁加味煙料再使煙稅流失3至4成,煙稅收入可能跌至僅餘20億元,我們不禁要擔憂,煙稅再度大跌,政府是否又要節省其他福利開支?如急症室收費再度調升?公營醫院更多項目需要單獨收費?

日前有討論公營醫療收費改革的論壇,就有不少基層家庭哭訴政府增加的收費,對他們而言可能是滅頂之災,可見政府這種「先通過後檢討」的政策模式,如同之前固執己見,堅持加煙稅一樣,根本沒有考慮過政策後果,結果就是煙稅收入大跌,私煙氾濫,福利開支繼續被刪減,為市民社會各界帶來無盡的痛苦。

此外,盧寵茂一意孤行,無視社會禁「火車頭」的聲音,一句難執行就置之不理,拒絕在短期內實施。而設「吸煙區」的建議,盧寵茂同樣一句與政策方向不同就不理,使得「控煙十招」根本不能令非煙民受惠。

所以,筆者希望政府能夠重新審視控煙政策,推出應該推出的政策,放棄有爭議的招數。而立法會議員亦應該堅守為民請命的初心,要求政府分拆十招法案,僅通過其中合理的措施,別讓不合理的政策通過,避免一錯再錯,出現如加煙稅一樣的情況,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作者從事會計行業,曾於四大會計行任職核數員,專責審核資訊科技、航空及內地石化企業)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控煙十招應「斬件」 先推社會有共識的招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