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多圖)五一|實測低價團:18.8元起遊香港如何盈利?驚爆價背後的疑慮

【點新聞報道】旅遊旺季香港遊市場驚現「白菜價」,內地電商旅遊平台標價低至18.8元(人民幣,下同),這個價格不但包含往返交通,行程還包含遊覽太平山頂、港珠澳大橋和維多利亞港,外加一次午餐。其他還有幾十元的優惠價格,隨着遊玩景點的不同略有增加,這些景點都是免費的香港標誌性地方,如黃大仙祠、星光大道、會展中心、西九龍藝術公園、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外觀等均在相應的行程之內。如此低廉的「一日遊」產品引發關注。

來自廣州的兩位姑娘十分喜歡香港的美景。(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近日,點新聞記者在電商平台上報名體驗,見平台上的價格適逢五一假期有所上漲,最終以68元的價格報名了一個60人的旅遊團,行程包含黃大仙祠、西九龍藝術公園、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外觀、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維多利亞港、中環摩天輪外觀、太平山頂(可補差價升級杜莎夫人蠟像館)、會展中心、金紫荊廣場,午餐是標準為每人50港幣的免費團餐。

「五一」節假期大量內地客擠爆蓮塘口岸。(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記者5月1日網上購票,5月2日出團,報名當天,客服發來信息,讓遊客2日早晨在深圳蓮塘口岸集合,並添加導遊微信。2日早8點,記者在蓮塘口岸看到的是人山人海,處處是舉着旗子的旅遊團,大約有數十個。其後,記者所在團的導遊對遊客們身份一一核實,並編輯家庭組號,讓他們自行過關後集合,因為要等待未及時到達的遊客,整個過程花費了約一個多小時。此後滿車近60人約20多個家庭乘旅遊巴踏上了香港之旅,團內遊客來自全國各地,許多人是帶着父母、子女,也有年輕戀人。

此前,記者諮詢了幾家大的旅行社,赴港遊的價格多數是千元到三四千元不等,對比電商平台上幾十元一日遊,連車費都不夠,兩者間有高達一兩百倍的差價,不禁疑竇叢生,電商平台上的旅行社靠什麼盈利?是否存在強制購物或暗地宰客?

遊客們在奧特萊斯(Outlets)購物結賬。(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隱秘的購物產業鏈:一個旅行團購物平均約2萬 一天接待二三十團

從深圳蓮塘口岸出發,約40分鐘到達黃大仙祠,許多遊客紛紛拜神,祈求神明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工作順利等。此後導遊帶領遊客來到奧特萊斯的藥店,在車上她向遊客宣揚要注意、注重身體,加強日常保健,而藥店的保健藥和咳嗽藥等都挺不錯。記者進入藥店後發現,裏面全是其他旅遊團帶來的遊客,紛紛在查詢和挑選商品,而很多藥品價格從數百到上千港幣不等,不少商品要求一打(12個)起售。

記者向一位店員打聽,一天大約能夠銷售多少?該店員稱,平均一個團遊客購買約2萬港幣,「五一」假期一天有二三十個團的遊客過來,按此推算一天有數十萬港幣收入。記者向導遊核實有無回佣,未獲答覆。不過購物都是自願的,記者與一名山西遊客共同購買的久咳藥,其中4小瓶付了147元人民幣。

此後去附近一餐館吃午飯,巨大的餐廳約可以擺放100多張桌子,同時可以滿足1000多人就餐。菜品是八菜一湯,包括雞肉、酸菜肉末、白菜、土豆絲等,都是非常普通的大眾菜。

大量內地客坐遊輪夜遊維港,一個人150元人民幣。(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此後記者隨團來到星光大道,這裏聚集了大量內地遊客,很多人在海邊欣賞維港景色,年輕人紛紛拍照打卡。

下午近4時前往太平山頂,導遊在車上講解着香港富豪和明星的故事,包括一些名人如何發家的故事,並介紹晚上坐遊輪欣賞美麗的維港夜景。但坐遊輪的費用需要每人再付150元人民幣,記者所在的團約有一半人(30人)參與了。在太平山頂,大量遊客紛紛俯看高樓林立的中環和美麗的海景,玩得不亦樂乎。

維港夜景迷倒內地客 紛紛拍照留念

晚上7:30,30多位遊客與其他旅行團的約四、五百名遊客,紛紛排長龍進入遊輪夜遊維港,許多高樓大廈的霓虹燈倒映在海水裏,五光十色,可謂美輪美奐,處處像一幅風景畫。大量遊客湧上二樓甲板拍照留念、拍視頻分享給老家親朋好友等。

遊客們一路打卡拍照,感受夜遊維港。(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遊客們乘坐遊輪體驗維港夜景。(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記者在船上隨機採訪了其他旅行團的遊客。一位來自中山的遊客告訴記者,他們一家10人前來旅遊,團費一個人不到100元。他們不去迪士尼、海洋公園等收費項目,來看一下香港也滿足了心願。

來自東莞的孫阿姨表示,他們一家6人前來香港遊玩,也是每個人的團費不足百元,但一家人前來購物有上千港元,夜遊維港也花費900元人民幣。維港夜景確實挺美的,一家人玩的還是挺開心的。

遊客們夜遊維港。(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遊完維港後,記者所在的團僅葉先生一個人在香港住酒店過夜,其他都跟車經蓮塘口岸返回深圳,過關時已接近晚上10點閉關時間。

低價團的成本之謎:68元團費背後有精算公式

包含八菜一湯的午宴每人成本50港幣,往返交通、導遊服務等基礎支出已超百元。這68元的團費,怎麼計算似乎都是賠本。

遊客們下大巴去旅遊景點。(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對於超低價吸客的疑問,記者多方查證發現,5月2日單日即有70個內地低價團抵港,團費介乎68至200元。一名僅負責接待工作,不參與經營決策的導遊告訴記者,據其分析,旅遊團主要通過附加項目獲取收益,如維港夜遊等自費項目存在利潤空間。他指出,當前全球經濟轉差,旅遊業亦較為艱難,在港人北上消費常態化趨勢下,本地旅遊市場有挑戰,擴大內地客源有助經濟增長。

記者推演發現,旅行社的獲利關鍵隱藏在附加項目。以維港夜遊為例,每人收費150元的自費項目平均能吸引近半數團客參加,以單個旅行團計算,單是此項就能帶來約4500元的收入。據導遊透露,營運成本包含司機日薪800元、導遊日薪500元,加上每團約2000元的燃油費與過路費支出,必須依靠自費項目收益購物回佣,方能維持營運成本。

眾多遊客在遊輪甲板拍攝維港美麗的夜景。(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內地客的複雜心態:心生疑慮 但認為「便宜就是賺到」

與記者同行的來自重慶林女士帶着七八十歲的爸爸媽媽一同前來,「父母一直盼望遊玩香港,但是很多旅行社費用要上千元人民幣一位,感覺有些貴,當聽說電商平台上有68元深圳出發的團便報名了,費用很便宜又方便。全家三人僅花費204元,就實現了遊玩香港的夢想。」

浙江的葉先生表示,他較早前以38元參團時原本有些懷疑,但實際體驗確實沒有強制消費。「我是打算在今天在香港再住一天,第二天再去尖沙咀、旺角這些地方購物消費。」不過他仍不解:旅行社38元的團費如何盈利?若無法盈利,經營模式又是怎樣?他推測可能有其他隱性收入來源。

大量內地遊客在金紫荊廣場拍照留念。(點新聞記者李昌鴻攝)

另外,約30%的遊客在調查中表達出對盈利模式的疑慮,更多人則抱着「便宜就是賺到」的心態。廉價遊香港在許多內地客心中仍大有市場。他們不去傳統熱門景點、收費項目,來看一下香港就很滿意了。

業界:出現低價團正常 最關鍵收費須透明

「現在香港導遊接內地團要搶單」,從業者坦言行業困境。隨着港人周末北上消費成常態,香港旅遊業者不得不通過「零負團費」模式維持客流量。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期間經蓮塘/香園圍口岸出入境人次同比激增59%,但人均消費同比下降32%,折射出香港旅遊市場從品質遊向流量爭奪的轉變。

另據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回應點新聞查詢時表示,所謂「百貨應百客」,旅客無分貴賤,香港人均收入較內地高,但近期全球經濟轉差,出現低價旅行團實屬正常現象,這與港人赴內地參加平價團的消費邏輯本質相同。關鍵在於收費機制須公開透明,並建立良好市場口碑。他以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為例,指若在低價團旅遊途中能對香港留下好印象,日後或以成熟消費者的身份重遊香港。

(點新聞記者李昌鴻報道 視頻攝製:李昌鴻、鄭緣瓏、Kelly)

相關報道:

五一|東壩徒步熱度不減 內地客深度體驗香港山徑美 盼優化旅遊配套

(有片)五一|蓮塘口岸淪人潮重災區 過關1.5小時人龍睇唔到尾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多圖)五一|實測低價團:18.8元起遊香港如何盈利?驚爆價背後的疑慮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