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5月3日,石破茂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兩次赴美談判的代表赤澤亮會面,聽取第二輪談判詳情匯報。會面結束後,石破茂對媒體表示,日本正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兩國立場存在分歧,未找到共識,再次表示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產品加徵25%關稅,非常遺憾,將要求美國重新審視這個關稅措施。
石破貿已經表示過日本不急於達成協議,對美態度從步步退讓到觀望,再到近日的逐步強硬,應該說李強總理給石破茂的親筆信,中國硬剛美國關稅、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和秩序的堅定立場,以及中國外交部發布的視頻《不跪》起到了關鍵作用。
有牌的石破茂會選擇不跪嗎?
兩輪談判後 石破茂拒絕認慫
赤澤亮4月16日開始第一輪談判,特朗普臨時加入,讓赤澤亮受寵若驚,對媒體說道:「我地位低之又低,卻得到特朗普接見,對此由衷感謝。」依筆者看來,一個堂堂的日本部長級高官,在美國開記者會如此講話,不像謙虛,更像其本心就是如此認為。赤澤亮的說法給人感覺就像一個小孩見到陌生大人那樣的膽戰心驚、缺乏底氣,這種說法,豈不會讓日本人心態崩塌?
中國選擇硬剛,對等加徵美國關稅後,石破茂選擇了觀望;中國外交部發布的視頻《不跪》,列舉了日本當年被美國打壓,簽署恥辱的《廣場協議》,讓日本失去了寶貴的三十年。這個視頻就像一根針,刺痛了有強烈日本民族心的石破茂,態度開始由軟變硬,不急於和美國達成協議。
赤澤亮15天內兩赴美國,日美關稅談判別說進展,就連框架協議都沒有達成。相比親美的前幾任日本首相來說,石破茂在關稅問題上,表現出了日本的民族性,沒有「秒跪」,甚至表態越來越強硬。他公開強調,可以減少日美逆差問題,但絕不會以犧牲日本就業為代價,尤其以汽車關稅為代表的懲罰性關稅,更是絕對無法接受。
財務大臣釋放美國恐懼的「核彈」
5月2日,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公開表示,日本持有的1.1萬億美元的美債是談判籌碼。石破茂政府釋放出了讓特朗普最為擔心的「金融核彈」。
日美兩輪談判失敗後,日本釋放出這個信號,一定是故意為之。4月發生多次的美國股債匯三殺,美國就認定背後是日本在拋售美債,讓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突破4.5%,三十年美債收益率突破5%,股債匯三殺,尤其是美國國債,這是特朗普政府最為恐懼的一張大牌。
擁有這張好牌,加上中國選擇硬剛、特朗普有認慫的趨勢,看破美國關稅訛詐的石破茂擁有不跪的資本。筆者認為石破茂選擇不跪也是堅持了他競選前平衡日美、日中關係的原則,聯想到近期日本政府多次派代表團到北京進行訪問,也驗證了石破茂政府除了和美國談判,也在加緊和北京談判,維護日本國家利益的立場。
美國曾想日本第一個簽約
美國財長貝森特曾說,日本作為有美國駐軍的重要盟國、最優先的國家,派高官赴美談判,美國希望日本第一個達成關稅協議是理所當然。結果談判中兩國立場相距太大,日本不接受關稅訛詐,連框架協議都不能達成。
儘管第一輪談判期間特朗普「臨時加戲」,參與談判,日本又步步退讓,給出一系列的措施減少逆差,但美國依然是拒絕讓步,導致赤澤亮白跑一趟,一事無成。15天后,赤澤亮再次赴美,經過2小時談判,仍然是原地踏步,只能再次無功而返。
貝森特已經把第一個有望達成協議的國家---日本劃掉了
印度替代日本 將第一個達成協議?
一直游離在談判外的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外表示,副總統萬斯赴印度會見印度總理莫迪後,美國已經和印度達成框架協議,正在等待莫迪和議會批准。
一向善於誇大其詞、說謊的特朗普政府真的可以讓印度秒跪簽署協議?筆者認為,按照常理,擁有大國夢的印度以及強烈「大印度情節」的莫迪,過去幾年一直在美俄之間選擇發財賺錢,不顧立場;而美國為了讓印度遏制中國,不得不選擇沉默。
近日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衝突,兩國在邊境布置重兵,大戰一觸即發。莫迪為了獲得美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支持,很大可能會放棄很多原則,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
然而,被稱為「老仙」、吃定美國的莫迪,對美商品徵收高達30%關稅的印度可以為了獲得美國支持暫時達成協議,也可以和特朗普一樣,翻臉不認,拒不執行。
不能簽署協議 貝森特會背鍋嗎?
關稅談判是美國商務部長和貿易談判代表的主要職責。但是在多輪談判中出現最多卻是財政部長貝森特。貝森特作為財長,重要工作之一應該是幫特朗普政府籌集資金、賣美債,特別是6月份將有6萬多億美債到期。如果處理不好,導致美債違約,將會引發世界的金融災難。
上任100多天的財長貝森特多次出來見記者,次數超過了上任財長耶倫4年見記者的總和。筆者無法確認的是貝森特主動願意挑頭啃硬骨頭,還是特朗普要求他擔重任。不管怎樣,貝森特主導關稅談判屬於「搶戲」,搶奪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的戲,導致貝森特和盧特尼克關係緊張。如果貝森特不能迅速幫特朗普簽回一個關稅協議,被他搶戲的盧特尼克會否在特朗普面前告狀,讓貝森特成為「背鍋俠」黯然下台?
特朗普還有1300多天的任期,「百日新政」變成「百日亂局」。特朗普的關稅和貿易大戰不但幫了加拿大總理卡尼,還幫了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既拯救了加拿大瀕臨下台的自由黨,讓強硬左派的卡尼在國會大勝,也幫了澳大利亞中左派的阿爾巴尼斯同樣打敗右派的保守黨,獲得連任。中國、日本、歐盟都已經看破特朗普非常急於達成協議,表面上絕不妥協的特朗普,已經在悄悄改變。發起關稅大戰,喜歡自吹自擂、被一堆馬屁精高官圍着的特朗普已經無牌可打,選擇認慫是唯一的路。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