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紐約是華人最多的美國城市,唐人街與法拉盛有大量華人食肆、超市和中小型商舖,每年從中國進口海量商品。《金融時報》訪問紐約唐人街多名華裔和亞裔東主,他們抱怨特朗普宣布對進口中國商品徵收巨額關稅,幾乎完全切斷他們的重要進貨渠道,迫使商品漲價,嚴重衝擊他們的生意。
安迪·王(譯音)在紐約唐人街經營中餐館已有26年,食肆幾乎所有原材料和調味料都來自中國,美國要麼沒有替代品,要麼非常昂貴。王先生抱怨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他無法維持薄利多銷經營策略,「我的豬扒飯每份售價8.75美元(約68港元),定價在紐約而言屬便宜,透過從中國進貨我能賺錢。如今我要囤貨,才能盡可能長期維持營運成本,否則食肆就要執笠。」
記者訪問6間位於唐人街和法拉盛、由華人經營的中國商品超市。超市東主普遍稱,他們的多種商品批發價已經漲價10%至50%,關稅戰前的囤貨預計兩個月內就要耗盡,意味商品價格還要上漲。位於法拉盛的一間超市總經理吳建錫稱,如果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他很快會失去顧客,「消費者不可能接受價格從100美元(約776港元)翻倍。」
美國華商會會長鄧龍表示,他與中國的批發商合作多年,但貿易戰前景未明,中國的批發商已停止接受來自美國的訂單。鄧龍名下一間超市一周內已經漲價10%,預計下周還要漲價,他直言如果維持關稅戰前的商品售價,等於把商品送給消費者。
來自香港、在唐人街擔任超市經理的陳希稱,他上周已通知位於香港和內地的幾間合作批發商,取消一大批價值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的冬菇訂單。經營超市的吳建錫抱怨,關稅戰令他們的經營壓力愈發沉重,「我們不能忍受哪怕一天高達145%的關稅。」
(來源:香港文匯報)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