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妮娜
Manus的爆火始於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瘋尋測試碼帖子。據說邀請碼被明碼標價炒到了10萬人民幣,趕上「霉霉」(Taylor Swift)去年演唱會的黃牛票價格了。技術驅動為核心、通過在目標市場的產品測試積聚品牌影響力的勢能,已經成為包括Manus和DeepSeek在內的創新科技產品營銷的主戰場。人工智能時代,識別創新擴散的KOL、鎖定科技專業平台的硬核營銷將是大勢所趨,傳統的講故事技能在這一輪AI產品創新推廣中式微。
產品為王在AI世界裏展現了技術創新自帶流量的極致效果。今年年初爆紅的DeepSeek其實去年12月底DeepSeek-V3就已經在國外各項測試中霸榜。Manus三月份成為全網關注熱點源於產品初期資源有限,團隊只向幾個頭部科技KOL和資深產品愛好者提供了測試碼。儘管之後有不少文章分析Manus是不是玩飢餓營銷術,但是Manus和DeepSeek與傳統營銷以鋪天蓋地廣告和報道打前站的推廣不同,他們僅僅在科技創新專業圈層進行產品發布,即便是小範圍的測試也能掀起傳播風暴。
DeepSeek的營銷非常注重互聯網平台,如社交媒體(如微博、微信、Twitter、LinkedIn等)、技術論壇(如GitHub、Stack Overflow)以及線上廣告等。就連關於產品盈利前景也是通過知乎發布技術文章,披露成本利潤率等關鍵資料。按理論定價計算,其單日成本利潤率達545%,刷新盈利天花板。綫下方面,DeepSeek通過參加或舉辦行業會議、技術峰會、研討會,與行業專家、開發者、企業用戶進行面對面交流,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行業認可度。DeepSeek也很重視多家知名企業、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通過聯合發布研究報告、共同開發項目等方式,擴大品牌影響力。
內容策略方面,DeepSeek定期發布技術博客、白皮書和案例分析,分享最新的技術研究成果和應用實踐;提供線上課程、培訓視頻和開發者文檔,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其產品。DeepSeek提供開放的API和開發工具,鼓勵協力廠商開發者和企業在其平台上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創新。這種開放策略擴大了DeepSeek的應用場景,增強了其生態系統的活力。
有意思的是,如果問DeepSeek它的品牌傳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DeepSeek從理工男秒變文科生,回答道:「應該多創作品牌故事,通過講述品牌故事、創始人故事、產品背後的技術故事等,增強品牌的情感連接和用戶認同感。」
AI時代科技產品營銷需要兼顧硬核與溫度。技術實力是基礎,但如何將冷冰冰的技術轉化為用戶能夠理解和感知的價值,講好品牌故事,未來隨着更多的科技「產品牛」湧現,將成為科技企業破圈競爭力。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