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9月23日,為期一周的「機遇中國·開放新疆」港澳台和東南亞華文媒體走進新疆採訪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當日,採訪團率先走進自治區博物館參觀。

在新疆歷史文物展廳,一件件從先秦至清代的珍貴文物,靜靜訴說着歷史長河中發生在新疆的故事。參訪團成員不時駐足端詳,認真聽講解員介紹,詢問、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

「這就是傳說中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啊?」「太漂亮了……」在博物館「鎮館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展台前,採訪團成員圍攏、欣賞、拍攝,不時發出讚嘆聲。講解員周寧介紹說,該國寶級展品為古代射箭時所用護臂,面錦色彩絢爛,在祥雲瑞氣紋樣間,有序織出「鳳凰-鸞鳥-麒麟-白虎」等瑞獸圖案,以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吉祥小篆文字和圓圈紋表現的「五星」圖案。織錦製造以白、青、黑、赤、黃五色絲線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顯示出漢代陰陽五行思想深刻地影響到奢華織錦的創製,表達祈佑吉祥的寓意。

記者在博物館看到出土自吐魯番市阿斯塔納墓葬的兩幅唐代伏羲女媧圖。作為古代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創造了萬物。展品中一幅將伏羲女媧描繪為漢人的形象,另外一幅則將伏羲女媧描繪為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兩種風格同時出現,顯示新疆地區各族先民在祖先認同上與中原地區達到了深刻統一,也說明新疆與祖國內地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地處大西北乾旱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新疆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和特色,出土罕見的人類乾屍標本、紡織品、紙張、木器、皮革製品,年代久、數量大、類型多、保存好,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具有唯一性。「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乾屍陳列展廳便展陳有自新疆若羌縣、且末縣、吐魯番市等地出土的先秦時期至唐代的乾屍標本近十具,附屬服飾和物品百餘件,吸引着參訪團成員的目光。

「好緊張哦……」「太震撼了!」參訪團成員紛紛表示,在自治區博物館裏經歷了一場終身難忘的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切身感受到了西域大地的古老神秘和文化厚度,感受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些珍貴文物是系統闡明歷代中央政權治理和管轄新疆的重要力證,是準確揭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內涵的珍貴實證。」講解員周寧說。
(點新聞記者應江洪新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