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昨日(27日)開會通過新一期居屋銷售安排,將於今年第四季接受申請,五個新屋苑提供合共逾7100個單位,當中逾四成位於市區,包括啟德及油塘項目,售價介乎143萬至467萬元。
樓市下跌但居屋售價不減,房委會調整居屋折扣率,由上期的六二折變為七折,認為現行定價仍具吸引力,會廣受目標群組歡迎。有立法會議員預計,今期居屋仍有可能超額認購十多倍。
今年第四季將推售五個新屋苑合共7132個單位,以市價七折出售,售價約143萬至467萬元,平均呎價介乎5980至9230元。
毗鄰宋皇臺站的市區項目啟盈苑備受矚目,屋苑有1736伙,其中30伙僅得186平方呎,是今期居屋的最細單位,但買家付樓價143萬元就可以「上車」,綠表買家支付首期只需7.15萬元;而今期「樓王」單位同樣位於啟盈苑,售467萬元。市區盤還包括觀塘安達臣道的安柏苑,有420伙;油塘碧雲道的高曦苑有864伙。三個市區項目佔單位總數四成。
至於兩個新界項目,屯門兆湖苑有2768伙,是今期居屋供應量最多的屋苑;東涌裕興苑有1344伙,最大單位有510平方呎,是今期居屋最大。
今期居屋白表申請家庭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亦會因應負擔能力調整而下調,入息上限由6.2萬元減至6萬元,資產限額由147萬元減至123萬元。至於單身白表申請者入息及資產限額,則分別減至3萬元及61.5萬元。
折扣額按機制計算
今期居屋以市價七折定價,折扣率較去年的六二折減少8個百分點,以致兩年實際出售呎價相若,並沒有跟隨私人樓宇樓價下跌。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昨日於會議後會見傳媒時解釋,折扣額度是按既定機制計算,最主要是考慮市民負擔能力,樓市下行令供樓開支減少,但同時目標申請者的收入中位數上升至4.63萬元,因此計算負擔能力時,得出的折扣數字就會較小。
黃碧如又表示,不會將居屋與私人市場作比較,因為目標買家並不相同,居屋的目標買家是未能負擔私樓的市民,她相信今期居屋會廣受目標群組歡迎。她重申,居屋也是由公帑資助,要用得其所,因此折扣只會考慮市民負擔能力,幫助有需要的人。
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認為,新一期居屋折扣率比上期居屋少,會令有意購買的申請者感到失望,但居屋定價仍比私人市場低,仍有一定吸引力。他又認為,位於市區及新發展區的啟德項目會較受歡迎。
料超額認購十多倍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即使今期折扣率減少,但售價仍然維持在400多萬元內,是申請者能負擔的水平,相比相同質素的私樓,價格仍算有較大折扣。他指以往居屋受夾心階層歡迎,超額認購十幾倍,不擔心今期的銷情。
另外,房委會亦會重售北角驥華苑等7個居屋項目的撻訂單位,總共67個,其中啟欣苑有單位只有186平方呎,屬今次最細的單位;觀塘安秀苑佔最多,達31個單位。黃碧如表示,重售單位及租置單位數目,分別會於揀樓前2個月及3個月確認。
優化配額制 單身族喜訊
新一期居屋優化配額分配,首次落實去年施政報告宣布的「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連同「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約四成單位供合資格申請者攪珠和優先選樓。在新安排下,過往長期只能揀「賣剩蔗」居屋的一人申請者,今次可在每個屋苑佔有約一成單位配額,意味有望可選購熱門屋苑的單位。
家有初生 今期可優先選樓
今期居屋綠白表分配比例維持四比六,未用盡的綠表配額會撥歸白表申請者,反之亦然。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增設「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鼓勵市民生育,有關措施會在今期居屋實施,連同「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合共有2900個配額,佔總數約四成。凡有嬰兒於2023年10月25日或以後出生的家庭申請者,其子女在今期居屋申請截止日期時為3歲或以下,均符合申請資格。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昨日表示,留意到以往家有長者家庭等擁有優先揀樓權的申請者,傾向選擇地點較好和面積較大的單位,故今期居屋優化配額分配做法,由以往依照整體推售單位的總數,按比例撥出單位予優先選樓人士,改成按照不同項目撥出該比例單位,即如果有熱門項目的四成優先選樓配額已滿,優先選樓人士只能考慮其他還有配額的項目。
至於一人申請者,今年配額仍是一成,合共700個單位,但今年由所有項目總數的一成,改為每個項目的一成。黃碧如表示,希望令申請者有合適機會揀選到想居住的房屋,如果心儀項目配額用完,才考慮其他項目。
強拍條例小業主支援中心啟用
強拍條例小業主支援中心昨日投入服務,為受《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影響的舊樓小業主提供支援。中心為市區重建局附屬公司,但由發展局轄下強拍條例小業主專責辦事處督導,並直接向發展局負責。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強拍條例修訂最快今年12月中生效,專責辦事處和支援中心已開始一連串相關的公眾教育和宣傳工作,例如如何處理發展商的強拍申請通知和往後的法律程序、如何判斷發展商的收購價是否合理,確保小業主獲得足夠保障。
甯漢豪指出,中心會聯繫不同網絡,包括地區組織如區議會和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相關專業人士如律師、測量師和調解員,以及指定非政府機構,為小業主提供一站式、更全面和到位的支援服務。
中心會為受強拍申請影響的小業主舉辦免費講座,提供初步專業諮詢,也會免費提供法律和估價專業服務轉介、情緒輔導、尋找替代居所等服務。
空置公屋翻新津貼撤樓齡限制
房屋委員會修訂「空置單位翻新津貼」的適用範圍和津貼額,今年第四季實施。新計劃下,翻新津貼取消樓齡限制,適用範圍擴大至所有樓齡的空置單位,參與計劃準租戶劃一可獲發相等於三個月租金的翻新津貼;房屋署亦會將小型修葺工程納入署方的空置單位翻新工程範圍內,準租戶日後選擇領取翻新津貼後,只需處理單位髹漆及相關工程。
房委會表示,修訂翻新津貼計劃可讓房署及翻新工程承辦商更有效重新分配資源,準租戶亦可靈活地使用翻新津貼。翻新津貼計劃不適用於已公布會清拆的屋邨大廈,以及在編配單位前已完成翻新的單位。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修訂後的翻新津貼適用範圍更廣,雖然高樓齡單位的津貼會減少,但由於房署承擔了小型修葺工程,包括維修廚房、浴室、露台門等,準租戶只需處理單位髹漆及相關工程,相信安排有吸引力。
2021/22至2023/24年度,每年約有74%準租戶選擇領取現金津貼。
(來源:大公報)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