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鄭久慧
英國反華政棍持續「以港遏華」的把戲,繼續向終院海外法官施壓。本月12日終院就「8.18民陣流水式集會案」,判處黎智英、李柱銘、吳靄儀等7人終極敗訴,有份參與審理此案、秉公直斷的英籍非常任海外法官廖柏嘉(Lord Neuberger)頓成「眾矢之的」,遭受英國政棍及媒體連串抹黑詆毀。
8.18裁決後 廖柏嘉法官遭受英國政棍及輿論連番抨擊
12日,「末代港督」彭定康即在英國《衛報》訪問中,妄圖干預香港司法獨立,無理批評案件裁決不公(unjust), 然後狂發謬論,指英籍的廖柏嘉法官參與其中,使這一不公正的裁決變得更加糟糕。又稱廖柏嘉法官在英國任職時曾致力於將普通法應用於保障人權,但在這宗案件中,似乎他的法律觀點從希斯路機場的頭等艙候機室到香港國際機場的抵港航站樓之間發生了變化。
13日,英國《獨立報》竟以頭版「Shame of British judge keeping free speech hero Jimmy Lai in jail」抹黑廖柏嘉法官,文章一面獻媚黎智英稱其為所謂的「英雄」,同時藉着彭定康言論瘋狂攻擊廖柏嘉法官,稱「肥彭」告訴《獨立報》記者,針對黎智英的訴訟及廖柏嘉法官有份參與審理的「8.18民陣流水式集會案」終極敗訴是當局的「報復行為」。沒有更荒謬、只有最荒謬的是,「千古罪人」彭定康竟妄言:「廖柏嘉法官認為他參與此類案件是在捍衛法治,這是一種錯覺。被判有罪的人為香港法治所做的貢獻,遠遠超過任何英國法官。」
在同日,《獨立報》另一篇針對廖柏嘉法官的報道「British judge upholds conviction against Hong Kong activist Jimmy Lai despite link to prisoner rights charity」,繼續污衊這位76歲的老人,大字標體稱其「偽善」(hypocritical)。文章找到廖柏嘉法官為英國一間成立於1978年人權慈善機構Prisoners Abroad服務的資料,該組織致力為受海外監禁影響的英國人提供人道援助、建議和情感支持,並爭取公平司法權,而廖柏嘉在7年前加入,報道似乎試圖證明廖柏嘉並不適宜擔任這項公職。
14日,自去年12月已受英美等國組成「媒體自由聯盟」(Media Freedom Coalition)連番壓力的廖柏嘉法官,發聲明宣布辭去「媒體自由聯盟」轄下新聞自由法律專家高級小組(The High Level Panel of Legal Experts on Media Freedom)的主席職務。在聲明中,他不諱言外界持續關注他擔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令其在數個月前已有意辭去小組主席職務。
15日,對於廖柏嘉法官明顯受壓而最終決定辭去「媒體自由聯盟」重要職務,無國界記者竟荒謬稱廖柏嘉參與審理「8.18民陣流水式集會案」,與「媒體自由聯盟」小組主席身份涉利益衝突,所以必須辭職。在這篇無國界記者的聲明中,不但花大篇幅抹黑香港媒體現狀,更對廖柏嘉法官參與維護香港法治表達深切失望,極盡潑髒水之能事。
法官初心 可昭日月
面對英國政棍及輿論瘋狂打壓,作為三位仍堅持留任香港終院、協助捍衛本港法治的英籍海外法官之一,在本月13日,廖柏嘉法官罕有地透過慈善機構Prisoners Abroad發聲明,平實述說法官初心:「我作為香港法官的角色,就像任何地方法官的角色一樣,就是根據法律裁決呈於我席前的案件。雖然司法判決可能導致人們入獄或繼續服刑,但我不認為我作為法官的角色和作為海外囚犯受託人的角色之間存在衝突。我致力於關心海外囚犯,我會鼓勵那些沒有接觸過其重要人道主義工作的人們去了解更多。」
事實上,廖柏嘉法官一直不偏不倚維護法治,在2018年3月,時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來港宣講《中國特色的司法文明》講座時,就曾引述時任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廖柏嘉法官來華訪問取經時,對中國法院的信息化程度和司法公開的規模讚嘆不已,廖柏嘉直言:「英國法院在信息化建設、線上糾紛處理機制方面,都是落後於中國的。」
現時,英國十年未遇的大規模暴動仍未有平息跡象,逾千人被捕,年紀最小的僅十餘歲。英國司法在執政當局壓力下,加開24小時法庭,只顧「審案速度」不顧「裁決質素」,務求盡快將暴徒送入監獄,避免他們重返街頭,最新錄得的最高刑期已達6年。英國政棍及英媒如縮頭烏龜般,絲毫不敢批評斯塔默政府干預司法,枉顧人權,反而口誅筆伐協助維護香港法治的廖柏嘉法官,不但絲毫不尊重這位前任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反而為了險惡的政治目的,連番批鬥這位76歲的長者,盡顯「英式雙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