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麻將」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被譽為民間「國粹」。茶餘飯後,不少人會約齊三五好友,圍攻「四方城」。其實,麻將不僅是中國人的專屬,近年來,許多外國人也開始热衷打麻将。在法國巴黎,一到休息日,麻將俱樂部裏總會開上幾枱,玩家們坐定定專心「雀戰」,有時一打就是一整天。
香港出世、法國長大的馮世明,是巴黎麻將俱樂部「Fleur d'Orchidée」的現任社長。他的俱樂部有約50名會員,大部分成員都是法國當地人。
對外國人而言,如何辨別麻將牌上的中文字是一大難題。馮世明介紹,Fleur d'Orchidée會定期為新手舉辦入門課程。俱樂部製作了小冊子,將筒子、索子、萬子、字牌和花牌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牌面,翻譯成法語加阿拉伯數字,這樣易於法國人記住。
「這些對新手來說確實很有挑戰性,」馮世明說,「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經常會混淆,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並記住所有的數字。」Fleur d'Orchidée沿用的是國際麻將比賽的標準打法(MCR),在符合和牌條件時,不同系列的番種可以按照計分原則,相互組合計分。
「國標麻將和香港麻將有很大差別,必須達到8分才能胡牌。」越南裔法國人Nghia Khang Tran從小喜歡看港產片,也能說一些粵語。十幾歲時,他到香港生活過一段時間,學習了香港麻將的打法。
香港麻將一共有54種番型,國標麻將則有多達81種的番種以及「8番起和」的規定。「例如混一色只計6分,還要碰『發』或『東』『西』牌才能獲得8分。」Nghia Khang Tran講起國標麻將的規則頭頭是道,他說自己從事IT行業,對數字類的東西特別有興趣,因此學習國標麻將亦不覺得難。
與國內棋牌社裏煙霧繚繞、劍拔弩張的氛圍不同,在法國,麻將桌上不像在中國那麼「熱鬧」。玩家們將打麻將視為一種腦力的比拚,像下圍棋一樣需要保持專注、認真以待。除了碰牌、叫胡等必須要揚聲的時刻,大家一般不做過多交流。
Olivier加入Fleur d'Orchidée已經15年了,他的麻將啟蒙源自於一副古老的竹骨麻將。小時候,奶奶教會了他麻將的基本玩法。來到俱樂部後,Olivier開始學習國標麻將打法。
要打得一手好牌,除了牌運,更要講求技術。Olivier十分樂於鑽研牌技,有時在俱樂部裏,他並不熱衷和其他人「對戰」,而是一個人在枱邊,獨自對着一副麻將牌,思索牌型組合和得分方法。
「玩麻將的好處是,一個玩得很好的人也可以和初學者一起玩,而且每個人都能享受其中。」Olivier認為,麻將入門門檻不高,上手簡單,樂趣也更多。即使是水平差距比較大的玩家在同枱競技,大家也都不會感到無聊。
這些麻將高手不只在俱樂部跟朋友打,還會到各大城市參加麻將比賽,看看誰的麻將技巧更厲害。Caroline玩了13年麻將,她說自己喜歡中國文化,也愛打中式麻將。除了是Fleur d'Orchidée會員,她也是法國麻將協會(FFMJ)的幹事,負責制定法國地區麻將比賽的規則。
法國麻將協會成立於2005年,是歐洲麻將協會的成員,也是歐洲最大、最活躍的聯合會之一。協會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組織各種各樣的麻將比賽,而參賽的俱樂部則來自法國各地。目前協會旗下有40多間俱樂部,共600多名會員。
只要註冊成為法國麻將協會的會員,就可以參加地區甚至國際麻將比賽了。巴黎另一間麻將俱樂部「Tri Nitro Tiles」的成員Sergio就經常穿梭於各個城市之間參加麻將比賽:「9月在葡萄牙波圖有一場比賽,10月在巴黎還有一場。你可以遊遍歐洲,還能打麻將,這真的很酷。」
麻將帶給Sergio的不僅是遊歷歐洲的樂趣,還讓他收穫了愛情。在維也納參加世界麻將錦標賽時,他遇見了現在的未婚妻。「她代表波蘭隊,我則為法國隊效力。」Sergio說,「我們比賽中碰上,然後交談,明年我們準備結婚了。」
上個月初,Fleur d'Orchidée主辦的麻將比賽「ChowTime 2024」在巴黎近郊的猶太城舉行,來自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及瑞士的68名選手參加了這場競賽。經過整整兩天的角逐,最終,由兩名中國選手和兩名意大利選手組成的國際小隊「Rice and Pasta」,獲得了最佳隊伍的稱號。
比賽沒有獎金,但會向勝出者頒發獎品。Rice and Pasta的隊員Li Wenlong獲得了滿滿一大袋食物,包括紅酒、甜蝦以及一包色彩繽紛的蝴蝶狀意粉等。
歐洲麻將協會明令禁止麻將枱上有「金錢往來」,Li Wenlong覺得這樣更純粹:「他們把麻將當成來自東方、來自中國的傳統文化,來這裏沒有別的目的,只是為了參加比賽。」
對此,馮世明也有同樣的想法:「麻將對我和朋友們來說,首先是一種熱情,但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美好時光,吃吃喝喝一起玩樂,這才是更重要的。」
(點新聞專題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