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倡為全職運動員「加人工」 浸大教授:體院資助視為「人工」屬誤導

【點新聞報道】港隊健兒在今屆巴黎奧運取得2金2銅驕人戰績,香港體院基層運動員薪酬待遇問題再次引起關注,外界有呼聲為全職運動員「加人工」。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今日(13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將體院訓練資助視為「人工」的說法是誤導。

根據香港體院精英運動員六級資助計劃,江旻憓、張家朗等奧運獎牌得主「精英甲+」級別每月資助可達44500元,以非外卡取得奧運資格的「精英丙」級別運動員每月資助11520元;而最低級別「成年隊」每月資助只得7130元,同「精英甲+」相差5倍多。

劉永松就指,連同體院提供的訓練、裝備、比賽支援及食宿等,總計資助肯定比資助金額多。他認為,雖說資助當然越多越好,但運動員不應單靠政府補貼,建議鼓勵商界投資及贊助推動體育產業化。他舉例說,美國奧運獎牌的獎金少,但憑藉體育俱樂部制度吸引商界贊助等。

劉永松又指,精英運動員自小開始接受培訓,相信他們了解運動員的職業發展。他明白有運動員可能多年來只能維持低資助水平,建議考慮清楚將來的運動生涯規劃。

相關報道:

巴黎奧運︱楊祖賜讚港隊「世界級」水平 已非往屆般「志在參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外界倡為全職運動員「加人工」 浸大教授:體院資助視為「人工」屬誤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