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本港每日平均棄置約1.1萬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為減少惡臭,政府就新界東北堆填區的營運和轉廢為能的發電設施諮詢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陳月明今日(24日)於立法會感謝政府第二次到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簡介最新情況,並且接納意見,引入新的機械技術改善氣味問題。雖然政府多次稱符合國家標準,但她認為臭味依然存在,希望當局通過更多新措施,緩解氣味對周遭市民的困擾。
陳月明稱讚,政府參考深圳經驗引入新技術加快第二座焚化設施的建設,期望I·PARK2盡快投入服務,令新界東北堆填區不用再接收都市固體廢物。她強調,即使未來有第三座焚化設施,亦不應該選址在北部都會區內,以免影響區內口岸商貿及產業區的發展定位。
根據立法會資料顯示,政府建議在新界東北堆填區引入新的機械技術,使用不透氣膠膜覆蓋堆填作業範圍,接駁抽氣設施至現有的堆填氣體收集系統,並且於厭氧消化技術取代於堆填區處理豬廢料的過渡期,噴灑生物製劑吸收或溶解廢物產生的氣味。另一方面,政府正積極發展現代轉廢為能的焚燒發電設施,I·PARK1將於2025年投入運作,而計劃在屯門曾咀興建的I·PARK2則在2023年1月展開勘查和設計研究。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