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航空業座談會|港航空業融通灣區 拓高質量發展引擎

《大公報》舉辦的「創新求變 聯動騰飛│大灣區航空業新質生產力」座談會,出席嘉賓認為,大灣區航空業需大融合、大發展。(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為推動粵港澳航空業高質量發展,《大公報》日前舉辦「創新求變 聯動騰飛─大灣區航空業新質生產力」座談會,邀請政府部門、業界代表和行業專家等,就如何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空中心地位、機場實施「一地兩檢」等建言獻策,深入探討。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洪思敏表示,香港國際機場是大灣區內發展最成熟的國際機場,且有獨特民航地位,當局會與機管局一起,致力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並藉此推動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協同發展。與會人士紛紛指出,香港站在由治及興的新起點,全面拚經濟,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步伐,航空業不可忽視,必須賦能新質生產力,推動大灣區航空業大融合、大發展。

《大公報》日前舉辦「創新求變 聯動騰飛─大灣區航空業新質生產力」座談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蕭霖攝)

打造大灣區航空業的新質生產力是與會者的共識。大灣區航空地面服務總經理簡浩賢表示,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這與航空的要素非常相似。有見目前廣州、深圳等城市逐漸形成低空經濟產業,他認為可用新質生產力發展低空經濟,進一步推動大灣區航空業向更多元、更高質量的發展。

鞏固優勢 擴大航空網絡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鄭天祥教授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低空經濟賽道處於領先位置,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一直扮演聯繫大灣區及世界各地的雙門戶角色,必須要在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思考探索開闢新的跨境空中物流通道,積極布局低空航線及相關產業,完善跨境低空物流運輸、商務、旅遊、救援等相關機制。在他看來,香港在低空產業基礎研發方面具優勢,因大疆科技的創始團隊就是源自香港科技大學。

在座談會上,多名參會嘉賓就多式聯運、打造航空文旅產業園、香港航空公司在大灣區內地市場的發展、跨境旅客體驗、複製東莞空港中心模式等多個議題進行分享和熱烈討論。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和機管局代表也分別從政策支持、人才培訓、機場疫後復甦等方面進行分享。洪思敏指出,為把握三跑道系統帶來的機遇,同時配合國家「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特區政府會針對現時香港國際機場的主要航線及具潛力的「一帶一路」航線,包括歐洲、非洲、南美洲及亞洲在內的地區,加強與相關地區之間的航空服務聯繫,鞏固及擴大香港的航空網絡。

香港機管局航空樞紐發展總經理阮英傑指出,現時機場旅客已回復至疫前約八成,其中日本、韓國、東南亞、內地等航線回復較為理想,有信心在年底前旅客可回復到2019年水平。此外,特區政府和機管局正積極與大灣區機場進行戰略合作,善用區域資源,提升服務效率,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協同發展,期望締造雙贏局面。

優化資源分配 深化合作機制

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王凱波在座談會上致辭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立法後,香港迎來了全面拚經濟的大好時機。此時《大公報》邀請各位座談,探討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和優勢,推動航空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相信是業界關心的共同話題。

王凱波指出,協調推進大灣區機場之間的差異化發展,如優化航空資源要素的分配,創新深度合作的機制,做大做強灣區航空業市場等,不僅對於香港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步伐,而且對於整個大灣區建設都具重要意義。

(來源:大公報)

更多報道:

航空業座談會|專家議員建言打造機鐵2.0 打通灣區機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航空業座談會|港航空業融通灣區 拓高質量發展引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