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在香港,肺癌常年是癌症界的「頭號殺手」,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2021年肺癌新症共有5978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5%,因肺癌死亡個案為4037宗,佔本港癌症死亡總數26.7%。無論是癌症新症數,還是癌症死亡數,肺癌均在這兩項數據中位列全港第一。不僅如此,在2021年肺癌新症當中,逾半數個案確診時已是第四期。現年60歲吳先生因肩膀疼痛而到港怡醫院求診,原本以為自己是普通的骨科疾病,但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確診為末期肺癌。港怡醫院肺癌治療中心聯席總監、呼吸系統科名譽顧問醫生溫志堅強調,肺癌非常懂得「隱藏」自己,本着「病向淺中醫」的道理,應該在社會中加強及推廣肺癌的早期篩查,從而大大提高存活率。
不煙不酒 肩膀痛以為自己「五十肩」 一查竟是末期肺癌
肺癌常見病徵包括持續咳嗽、咳血、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胸口疼痛及不明原因疲倦和體重下降等。但溫志堅醫生卻說,肺癌最明顯的病徵就是無病徵,而當病人出現病徵求醫時,大多數都已在癌症中後期了,吳先生的例子就是最好證明。他無煙酒習慣,生活作息規律,於2022年底因肩膀疼痛向骨科醫生求診,原本以為自己是俗稱「五十肩」的肩周炎,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醫生發現其為病理性骨折,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診第四期的肺腺癌。他憶述道,當時自覺生活作息良好,無不良飲食嗜好,中學時期還是運動員,也未感到肺部有不適,亦有參加每年公司的身體檢查,癌症應該不會「找上門」,檢查結果出來後他頓感「晴天霹靂」。不僅如此,一檢查便是末期也令他大吃一驚。目前他也得知有一些更好的早期篩查方法幫助病人更早發現癌症,盡早進行適當的治療,提高存活率。
大多數人確診時已中後期 「早發現早治療」是硬道理
港怡醫院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林嘉安亦強調,肺癌最好「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提高自身存活率。他引述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第一期肺癌的5年相對存活率72.4%,而第二期就只有45.4%,第三期與第四期則更低,分別只有24.6%和7.8%。
在癌症早期檢查方面,溫志堅醫生介紹,以前常用X光,但由於其解像度低,易出現誤診情況,因此目前北美洲、歐洲及亞洲多個國家使用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作為肺癌早期篩查工具。多個臨床試驗亦顯示,在患肺癌高風險群組中接受LDCT檢查,死亡率可降低20%至25%。
患癌後生活更積極 吳先生:兒子驚訝自己不再是200磅大胖子
溫志堅醫生表示,治療肺癌是需要多個專科醫療團隊跨部門合作,並不是一個部門的專科醫生單打獨鬥,因此港怡醫院成立肺癌治療中心,為病人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吳先生憶述,當初醫院了解他的情況後,首先替他處理好左臂骨折的情況,讓左臂恢復正常活動能力,「若然未處理好左臂,及後做放射治療就會造成身心靈的影響,不單會加劇不適和痛楚,也會影響心理健康。醫療團隊隨後為吳先生安排為期2周的放射治療,消滅大部分癌細胞;其後就開始服用標靶藥作治療,至今已經維持1年多,未有復發跡象,狀況良好。談及他患癌後的改變,吳先生坦言,他是一個傳統的香港打工仔,因為工作忘記了自己的健康;患癌後,他更懂得了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變得更積極地生活了,他更注重健康,更努力運動和控制飲食。他笑言,「我兒子都覺得吃驚,他爸爸從原本是一個200磅的大胖子,瘦成現在這樣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