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參觀兵馬俑 馬英九笑稱要鼓勵大家「復古」了

馬英九率台灣青年到訪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網絡圖片)

【點新聞報道】「秦代成年男子要有一些肚子,這才顯得是美男子。」今日(6日)上午,正在陝西訪問的馬英九,率台灣青年到訪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秦俑,馬英九在深感震撼的同時亦頻頻邀請身邊人士為他拍照留念。特別是當工作人員提及「秦俑微微鼓起的肚子」正是秦朝人的審美觀時,馬英九隨即開玩笑說要鼓勵大家「復古」了,引來現場一陣笑聲。

「鄭重」建議未來可舉行出土兵器專題展

位於陝西西安臨潼的秦始皇帝陵,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埋藏最豐富的帝王陵墓。目前在陵區發現600餘處陪葬坑和陪葬墓,已出土陶俑、陶馬、銅車馬、石鎧甲,以及青銅水禽和兵器等在內的珍貴文物50000餘件。其中3個兵馬俑陪葬坑成品字形排列,坑內排列着大約6000多件兵馬俑。作為全球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以來都是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目的地,今年清明假期3天共接待遊客158551人次。

馬英九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一號坑。(網絡圖片)

一進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一號坑,馬英九便被2000多年前古人的智慧和偉大創造所折服,他不僅對陪葬坑和兵馬俑的各處細節觀察細緻入微,同時對古代的兵器還有戰車演變也頗有興趣。「戰車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面對馬英九的好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員解釋說,到戰國中晚期之後,由於戰車行動不是很方便,這時騎兵做為一個新兵種出現並主導了戰場。而當馬英九聽到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內已出土的青銅兵器達40000餘件時,他驚訝地脫口而出:「40000餘件啊!」在得到肯定回答後,馬英九笑着「鄭重」建議,未來可以拿出來展覽。

參觀中與工作人員頻頻互動交流

馬英九當天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停留一個多小時,先後參觀了秦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期間他亦頻頻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員不斷交流互動。在一尊秦俑前,馬英九認真觀察後指出這尊俑的眼睛有神、鞋子與別的秦俑好像也不一樣,他同時又問道:「它的盔甲能防得住什麼?」工作人員告訴他,盔甲可以發揮緩衝作用。當聽到將軍俑燒制溫度為攝氏950至1000度,重量達300公斤時,馬英九面露驚訝之情。

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一號坑期間,馬英九頻頻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員交流互動。(網絡圖片)

秦俑以千人千面和「高」「大」「真」「多」而著稱於世,在當時「事死如事生」理念支配下,秦始皇幾乎將生前的真實生活都搬到了地下。由於兵馬俑是秦代軍陣場景的真實再現,因而秦俑的創作都具有高度的寫實藝術風格,不僅一些秦俑「翹手指」的習慣被真實地保存了下來,同時一些士兵微微鼓起的小肚子,也都被當時的工匠完整地記錄下來。

「不同時期對美的要求不一樣,現在都要求把我P得瘦一點,而那個時候都要塑造的壯壯的、很強壯的樣子。」當聽到工作人員說秦代美男子的標準是必須要有一點微微漲起的肚子時,馬英九開玩笑說:「我們要開始鼓勵大家復古。」工作人員也馬上詼諧地回覆他說:「那就可以放開吃東西了!」對於馬英九「兵馬俑手好大」的感嘆,工作人員解釋說,秦俑完全是按比例還原,但也有少許放大,當時人們身高1米8左右, 所以手看起來會大一些。

馬英九近距離參觀兵馬俑。(網絡圖片)

台青驚呼書本上的內容「跳」到了眼前

參觀中,工作人員告訴馬英九,由於大陸近來注重文物發掘、保護與展示,大學相關科所也隨之熱門起來,許多年輕人都投入考古行業,馬英九笑說,「以前我們台大,考古系很冷門。」 工作人員還提到自己曾接待一位台灣人士,她說一個俑好像連爺爺(連戰),馬英九聽罷哈哈大笑。

對於很多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兵馬俑的台灣青年而言,除了驚奇、驚訝,更多的時激動和興奮。「台灣青年很開心。」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陪同參觀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員表示,他在現場看到台灣青年每一個人都在拍照片,很多人首先會和兵馬俑的軍陣先來一張自拍。而在參訪團成員台北大學學生林新越看來,第一次目睹陶俑真容,感覺以前在書上看到的內容突然「跳」到了眼前。「2000年前,就有一個這麼龐大的工程,十分感動和驚奇。現在還可以把它保存的這麼完整,(經過)復原,重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林新越感慨萬分。

(點新聞記者李陽波 西安報道)

相關報道:

拜謁馬援祠祭拜馬援墓 馬英九難掩心中激動

馬英九參訪大陸光電龍頭企業 遇「選擇題」一句話妙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近距離參觀兵馬俑 馬英九笑稱要鼓勵大家「復古」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