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南腔北調|日本成為布林肯「菜單論」第二道菜?

文/上江南

2023年的日本股市持續受到外資青睞,特別是「股神」巴菲特從2019年開始持續加持,日經225指數2023全年累計增長超過了28%,創下近十年來的最佳表現,在全球國際資本市場升幅排名第二,外資都在跑步布局日本股票市場。

日經指數達34年來新高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日本股市出現暴跌,開始了快速修復行情,特別是2023年,美國利用智庫、媒體、華爾街對內地和香港股市進行輪番唱空,讓華爾街的投資機構從內地和香港撤出,導致上證指數、深證指數以及恒生指數壓力較大。撤出後的大量熱錢,除了去美國以外,留在亞洲的資金,不少都跑到了日本,巨量的資金推高了日經225指數,因此湧入的熱錢成為日本股市上漲的主要理由之一。

進入2024年,日經225指數繼續上漲,從2023年12月29日收盤33464點,到2024年2月22日,突破1989年的38957.44點,3月4日開盤後,日經225指數迅速突破40000點,達到34年來新高40258點。

日本股市是經濟晴雨表嗎?

彭博社報道,日本政府2月15日公布數據,2023年Q4 GDP萎縮0.4%,Q3衰減3.3%,代表經濟陷入衰退。2023年名義GDP約為591萬億日元(約4.2萬億美元),低於德國的4.45萬億美元,世界經濟體排名,被德國反超,跌到全球第四名。

日本的經濟數據,無法支持日經225指數的上漲,那麼日本股市上漲原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首先華爾街功不可沒,全球的熱錢集中到日本股市肯定是其中一個最主要理由。還有「股神」巴菲特從2019年就開始下場,唱多日本股市。日本媒體報道,2024年1月,外資淨買入超過2萬億日元(約14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2024年2月,繼續加倉;3月4日,日經225指數突破4萬點。

通脹維持2%是奇跡

日本20世紀80年代經濟繁榮,全球買買買,當時有個說法,「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日經指數從1986年的13000點,升到1989年的39000點,達到了巔峰。

1989年聖誕節是日本人都不會忘記的日子,股票暴跌,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從此進入了「失去的三十年」,這三十年,日本經濟增長緩慢,通脹率一直維持在2%,物價三十年變化也不大。

日本通脹長期維持2%,日本央行只能採取量化寬鬆政策,開動印鈔機,特別是201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開啟了備受推崇的「安倍經濟學」,加大加快了印鈔,導致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近十年增加了約5倍,但這依然未能改變日本經濟持續通縮的命運,經濟學家對日本經濟的觀點是,通縮是日本經濟過去十年來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

三十年前歷史會重演嗎?

新冠疫情、俄烏衝突及能源價格的上漲,實現了日本政府一直期望的通脹超過2%,通脹成了股市另一個上漲的理由,讓日本可以結束寬鬆的貨幣政策,開始進入加息周期。2024年日本政府的經濟展望報告預測,物價將連續3年超過2%,是1989年經濟泡沫破裂以來第一次,預計2024年通脹率為2.5%。

正在大家一直看好日本股市、一路高歌歡欣鼓舞的時刻,3月11日,日經225指數暴跌,跌幅一度超過1100點,40000點得而復失,3月12日收盤為38797.51點。過去52周的交易日,日經指數從最低點26632.92點到達最高點40472.11點,升幅已經超過50%。華爾街已經獲利豐厚。

加息後岸田政府還有好日子嗎?

預計日本央行將在3月18至19日的會議上宣布結束負利率政策,開始加息,導致日元走強,重回升值通道。日元升值和日經225指數密切相關,彭博數據顯示,日元升值1%,日經225指數下跌約2%。

日本國債是GDP的220%(美國才為129%),被認為全球經濟的一顆「炸彈」。日本加息,日元升值的空間打開了,但日本政府能否承擔超額的利息支出呢?岸田政府好日子到頭了嗎?

看下岸田政府的賬本,2023年財政收入約為69.44萬億日元(約4699億美元),這69.44萬億日元,要支付公務員工資、養老、醫療福利、軍費、美國「保護費」,這些已經不夠用,如果加息200個基點,額外要支付財政收入的34%,岸田政府能承擔嗎?政府不好過,經濟如何能好?

筆者認為,進入日本股市的熱錢,肯定不是為了日本經濟復甦而來,而是希望再次薅日本的「羊毛」,華爾街從來不會做慈善,他們只會追逐自己的最高利益,那麼日本股市很大可能已經淪為布林肯「菜單論」的第二道菜。

相關閱讀:

日本名義GDP跌出全球前三 被德國反超

日股一度升穿38000點 創34年新高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日本成為布林肯「菜單論」第二道菜?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