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出生率急跌有隱憂

文/黎岩

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本港最新人口統計數據,2023年年底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7,503,100人,與2022年年底人口7,472,600人比較,增加30,500人,升幅為0.4%。值得關注的是,本港連續4年自然人口減少,過去一年死亡人數為54,400人,出生人數為33,200人,即死亡人數多於出生人數。出生人數雖從2022年低位32,500人略有反彈,惟較2019年或之前年均逾5萬人,大幅減少近4成。

數據顯示,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底的人口上升,主要原因是由於期間錄得51,700名香港居民淨移入(即移入多於移出),包括40,800名單程證持有人的移入,以及10,800名其他香港居民的淨移入。這其中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內地因家庭團聚給予移居香港每日150個單程證配額,全年約54750個名額,並未用盡,尚餘13950個,顯示在內地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普通市民在內地已經能夠謀得更好發展並在生活等層面獲得極大改善與保障的利好情況下,香港已經不完全是內地人熱切嚮往的人間天堂,過往一證難求、動輒要經非法途徑花費百萬巨款才能通行香港的盛況一去不復返。

若果此類情況持續下去,居住在香港的家庭配偶或極有可能掉轉頭移居內地以求家庭團圓。長遠而言,將直接影響本港的人口生態。亦因此,當局應積極與國家有關部門密切溝通,切實了解掌握單程證配額未能用盡的情況,了解其中的原因,是否有相當多的分隔兩地的家庭無意或直接放棄申請來港,抑或有其他原因與考慮,未雨綢繆,制定更具長遠發展視野的人口政策。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便是,雖然有反中亂港分子造謠污衊,包括「香港監察」昨日甚至用近乎黑社會的語調污衊恐嚇國際社會,歪曲23條立法,但是,真正有理智的人仍然理性地分析看待,香港國安法與23條立法能夠為本港營造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環境,也因此,能夠毅然決然地選擇返回香港定居。雖則有關人口只有約萬餘人,但這萬餘人卻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與說服力,能夠帶動更多移居定居海外且十分不如意的港人返回故鄉。這就如同上世紀九十年代回歸前夕爆發的移民潮,雖然當時流失超過50萬人,但眼見回歸後的香港社會歌舞升平,「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整個社會一片欣欣向榮,而自己背井離鄉飄落美加英等地,水土不服,又難以謀得高薪厚祿,不得已還是選擇回流香港。

香港人口在復常後連續第二年錄得增長,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不少在疫情期間滯留在外地的香港居民在2023年陸續返回香港;二是部分選擇移居海外的市民並不如意海外生活而選擇回流香港;三是政府推出的各項人才計劃,已經吸引了超過24萬人踴躍申請,其中至少14萬人已經獲准移居香港,當然這14萬人中也不排斥部分人雖已經獲准來港,但因為家庭等其他因素未能如期來港;四是隨着香港國安法及23條立法的穩步推進,香港的法治將更加健全完善,國際社會對香港未來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大大增強,因而以資本為動力的國際商界投資界人士選擇在香港大展拳腳,繼而帶來的人口增加,只是因為這部分人流動性極大,政府似乎未能盡實掌握。但相信隨着23條立法的完成,給予國際資本市場以更加公正公平透明清晰的法治環境,勢必會吸引更多商界人士來港發展。早前有數據顯示,2023年本港新增註冊公司持續增加便是最有力的證明。

特區政府昨日表示,2023年年中人口按年增長達到19萬人,當中「其他淨遷移」佔18.1萬人,較去年中公布時分別上調約3.8萬和7,000人。其間移居香港的人數多於移離人數,淨移入人數逾5.1萬,抵消「自然減少」,總人口按年增加30,500人。這批移入人口來自不同階層,補充香港勞動市場不同類別的人手需求,以及有助紓緩人口老化問題。

包括內地在內的全球各地優質人才競相選擇落戶香港,這些具有國際視野與背景的高智人才作出這樣令人鼓舞的選擇,必然是對香港前途投下最有說服力的信心一票。立法會議員、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昨日表示,香港具備「一國兩制」優勢,能擁有獲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接納的香港特區護照,對內地專才來說相當具吸引力。目前透過各類人才計劃申請來港的人數超過24萬,當中超過14萬已經獲批,「人才數字紅利初步形成。」

雖則有諸多人口利好消息,各界還是關注本港人口出生率大幅下滑四成的事實。客觀上講,政府推出的鼓勵人口生育的2萬元獎勵,雖然實質效用有待觀察,是否需要加碼激勵生育尚有爭議,但港人不願結婚生仔則是不爭的事實。今時今日,雖然街頭熱戀的情景比比皆是,但是,街頭毛孩多過童孩確也是事實,年輕人養狗養貓的興趣甚至遠遠超過了養孩養娃,何以年輕人的生育動力嚴重不足?關鍵的問題就在於住房等生活壓力太大,要生孩養娃得有一個家吧,就連動物鳥類尚且知曉先有家後有娃,總不能把孩子生在大街上。所以說,面對影響甚至阻滯社會持續發展的生育率大幅下降的隱患隱憂,當局應當積極為年青一代設身處地考慮,包括優先購買居屋、公屋申請加分、資助孩子教育,甚至資助為嬰幼兒購買醫療保險等方面,為年青一代創造更多便利條件,讓他們能夠安身安心,無後顧之憂地盡情盡性大膽造人。老實講,2萬元激勵的力度確實不足夠。

相關閱讀:

香港人口再破750萬 逾萬專才添新血

本港人口再增至750萬 按年升0.4%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出生率急跌有隱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